民间盗墓者是如何盗墓的

2017年8月21日12:28:56震惊趣事87阅读模式

我们常听到在某地又出现了盗洞,其实在民间盗墓是非常隐秘的,这些盗墓者决不会招摇过市,他们常会将盗墓工具拆解,选择在深夜行动。下面我们来看下民间盗墓者是如何盗墓的:

盗墓就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里边有很多事情都是非常精妙的。比如说一个十几米的盗洞挖下去能够做到地面上没有土!我这样的门外汉连想都不敢想,但后来相信了,因为实地“考察”过盗墓者功夫。

现场让我找盗洞,我走来走去找不到!回头人家说“就在你现在站的这地方,就在你脚下,你正好站在盗洞上!”吓我一跳。赶紧躲开,然后人家找把铁锨在我站得那里挖下去,一分钟过后就看到一个洞口,原来我是站在一个“篦子”上了,盗墓者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现在打开,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根本看不到底,人家还讲你要是有胆子还可以下去!下面很结实,塌不了,你可以下去看看墓里。我说算了吧,四五层楼那么高的盗洞,看看就头晕。而且更奇怪的是这周围都是一片平原,都是很平整的土地,都种着庄稼呢,就在青纱帐里有这么一个井盖子,外面几百米、几里地看出去也没有土堆,不可能把土堆在外面的,而且洞口那么小,干活的时候还要封起来,那真是谁也看不到!尽管不知道具体做法,但必须承认这个事实!人家告诉我,这个盗洞是一年多前被民间盗墓者打开的,一年多过去了盗洞还是很结实,不会塌陷,真不知道怎么干的。

还有“看地形”,更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有些民间盗墓者“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我认识的那位考古系研究生曾在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被学校安排到三峡去搞过探方(对史前文化的抢救性发掘,现在三峡涨水后已被淹没),他就对我讲过什么样的土有什么样的特点,都是很清楚的。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也承认:我们这点水平跟真正民间盗墓者的没法比,经验上差太远了,我们主要是理论,你挖出个什么东西来分析分析,看看特点、分析分析是什么时候的东西,这行,但真要是“找墓”那就笑话了。

首先各个朝代的墓葬都有其特点,比如在形状上的特点等等。掌握了这些特点,盗墓者盗起墓来就能事半功倍。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就是定坐标。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脑袋里就有个“图像”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等下去以后就直奔那里挖(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们都在土里)。再就是“左肩右脚”,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也就是说,墓还没有挖,盗墓者头脑里就有了整个墓室的概念。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有两米多厚),那就要在挖盗洞时避开墓顶。否则打在墓顶上的话,你一个晚上都干不完,第二天你还敢来么?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在开盗洞时要避开墓顶。反正墓的形状已经“方”出来了,墓门、墓墙、墓顶的位置都了解了,所以打盗洞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找其他地方往下打……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也有可能靠近墓的后墙,这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看完形状,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那打盗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反之就靠近墓墙打。“墓道石”那不存在问题,假如真的有这个东西……这些民间盗墓高手也早在地面上下铲的时候就探出来了,打洞时会避开,直接打到墓的后墙就行。

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那就干脆一个竖井外加一个横井,直接到墓的正下方,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将墓底的地板、石料、木头等落到垂直的竖井,然后通过这个小洞进入墓的内部,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一般来说也不用这么费劲,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所以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观察盗墓路线的剖面,一眼就能看出那是直奔着墓后墙去的。

有些民间盗墓者很厉害,在解放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都相当不简单的。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斜着挖,整好会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计算的非常精确。

民间盗墓者也各有“爱好”,有些是专盗汉墓、先秦墓,你让他盗明墓他不知道怎么办,实在逼急了有可能给你来个“大揭顶”……拿炸药把墓顶炸开,这一看就不是“行家”所为。还有些是专门盗明清墓的,你告诉他这里有座汉墓,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两种墓不是一种类型,方法不一样,观察角度不一样,区别是很大的。而且两者互相瞧不起,有的说铜器值钱,鼎值钱!就瞧不起盗明清墓的。后者也有自己的道理,说你盗汉墓的一抓住就枪毙,太危险,而且你傻,你不懂行市,你就以为挖个鼎值钱,你挖出来敢卖么?!我挖个瓶瓶罐罐的(明清墓中陪葬品多为瓷器、金银、字画)难道就不值钱么?说不定更值钱呢,还好出手。另外,据说汉代及再以前的墓都没有什么气味,闻是闻不出来的。明清墓因为离得较近,又是砖石结构,墓中会有各种气味,这是对的。不过靠着闻味道来辨别墓的年代基本上是没有,到是听人说过辨别青铜器时,有通过手指摩擦后闻味道来辨别真伪的。

与国家有组织的保护性挖掘相比,民间盗墓者是极其聪明的。首先,国家发掘不存在“违法”,因此工作细致,甚至用刷子干活。方式上几乎全都是“大揭顶”(地宫庞大的明清墓除外),不存在“技术”问题。而民间盗墓者不然,因为历朝历代对盗墓行为都在法律上给予严惩,现代更是如此,所以其“时间”概念、“隐蔽性”很强。实际上,并不是那些庞大的墓盗不敢,而只是受制于时间罢了。曾有一个盗墓高手说:“假如给我一个月的时间,算上我、只要两个人就够,那么…我有把握进到骊山始皇陵。”许多人认为他是异想天开,但他却说他曾数次到骊山观察过,称其“不过就是大了些罢了”。

解放前的民间盗墓者,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时间是一晚上,有自己的专用工具,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他们那种解放前的挖掘设备,简直就是现代打隧道的掘进器的缩水版,非常精妙。它选用锋利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见过绞肉机的相关部分么?就是那样。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

一个现代的民间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这几个人各有分工。我曾以北京老山汉墓被盗掘(未遂)一事向某人“征求意见”,结果其人对盗掘老山汉墓的团伙不屑一顾。认为……“他们那根本不是在干活,而是在找着挨逮呢”。我觉得当时那些人在被抓前已经快挖到墓室了,“够可以了”,但其人强调“第一,外面不能有土,这一点他们没做到。第二,时间拖得太久。就这两点看来,他们不是干这行的料!”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能够做到“外面不能有土”,其人笑而不答。只是说“这算什么。有时下去以后还可能会碰到防盗层,就是墓周围灌了沙子或用‘琉璃’搭成的防盗墙,不小心就会被活埋的,”我问那沙子怎么办?其人还是笑而不答,半晌“我有本事向下打洞的时候在地面上不露土,也有本事有地方搁沙子或‘琉璃’,绝对不会让土上地面。干完活你在地面上一点土都见不到,只有一个井盖大的口子,简单处理一下就行。还有我们在下面干活的时候,就算有人在地面上旁边走过,那也是看不到盗洞口的。象老山汉墓那几个家伙挖出土来没地方搁,摆坟头,那不是找死么。”

现代的民间盗墓者已经把盗墓工具发扬光大了。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一般来说,西汉墓不带耳房,东汉墓多带两个耳房,这是标志。唐墓是墓砖搭起来的,砖之间没有粘合,搭成穹顶。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大墓除外),多为墓坑或坑上加木方。明清墓则多为砖结构,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七辐七券墓顶)非常坚固。

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可以不用特殊方法而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汉墓一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西周墓则更深,要想一夜之间盗掘完成,必须使用特殊方法。尤其是汉墓、西周墓历史久远,标志难寻,先有一个“找地方”的过程。确定好位置、下探条、下铲、看坑灰、落实墓室形状方位(也就是确定年代)然后才能做好准备、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民间盗墓者盗墓的目标性非常强,比如:进入墓室会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后在“左肩右脚”找东西,然后到耳室(东仓西库)搜罗,至于其它位置,则看时间长短而定,时间短则弃之不顾。“看地形”时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岭汉埋坡”等。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被盗最早的墓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距今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个玉印,上有十字,无一人识得。盗墓者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官盗,像董卓,民国时的孙殿英等,他们会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的干,还有一种就是民间盗墓者,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集中在河南,陕西,湖南长沙周边一带。专业盗墓者平常是两个人合伙,多人团伙是少数,独干的更少,因一个人顾不过来。需要一个人挖,一个人放风和清土,以后一个进入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物品,两个合作可朋友可亲亲,但父子合作的却很少。在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需要很小心,防止有人见财起意。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有着很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并对防盗机关有办法,他们在确定目标后,如果小墓不会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取出物品走人。如果是大中型墓,便一是以种地为名,在周围种下玉米高粱等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个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搞个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内,从外面看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的。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墓内盗掘财物。

在南方水多,洛阳铲不太好使,盗墓者便将多方经验积累归纳了望,闻,问,切四字要决。一望为看风水,也就是盗墓者多会风水之术,以风水判断墓地的大小;二闻为闻气味,多玩鼻子之术。可于一小撮土就可断出为哪代墓葬,让人惊叹。有一传说:有一民间盗墓者三代盗墓,练就一身本事。但于80年代被擒,本应死罪,可正因有其一身本事,改为无期刑,终身为考古事业劳作;三问多为口才好之人,去各地游访,专与老人谈古论今。用以得取墓葬信息;四切为把脉诊断之意。有三层说法。一为根据土层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和大小。二为在墓中棺材里摸死者身上的物品,先头后口至肛门最后到脚,作为无所差池。必然为心思细腻者。三为用手摸出土物品,以判断物品的价值大小。盗墓觅宝之事古来有之,到今天更加高明,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今天更加现代化,集团化,智能化。他们用上了探测用的军用罗盘仪,探测仪,雷管,炸药,电锯,运输用的汽车,通讯用手机。因而如果你想学习此术,可谓之复杂艰巨,任重而道远!

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是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据说先古陵墓不封不树,不在地面设置突出的标识,其主要出发点之一,就是防止盗掘。汉末三国时期盗墓现象的严重,致使种种反盗墓的形式中曾经出现了所谓“疑冢”、“虚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盗墓者的情形。其中以曹操所设置的“疑冢”最为着名,民间传说曹操有“疑冢”多至72处,有的“疑冢”甚至是设置于水中。泉州民间也曾传说,施琅将军共有7处“虚墓”,分别位于泉州的几个古城门口。传统的反盗墓手段,又包括石椁铁壁以求坚固,储水积沙以防盗凿,以及以机弩飞箭、伏火毒烟来杀伤盗墓者的方式。

古墓被盗严重,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以全国已经发掘的数千座汉墓为例,目前只有3座墓葬幸免。 “我们在发掘古墓时,最担心的就是墓葬已经遭到民间盗墓者的洗劫。”一位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学者这样说。“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为了最完整地记录下古代文化遗存所反馈出来的历史、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墓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随意发掘,而是通过对古墓进行科学的清理、记录、绘图后,再进行分析、比较、断代,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古墓所反馈出来的信息,供日后的研究使用,以此来补充或丰厚历史。而民间盗墓者行为则会对考古工作造成干扰和破坏。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诺贝尔奖怎么来的 为何一直发不完 震惊趣事

诺贝尔奖怎么来的 为何一直发不完

自2023年10月2日起,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奖周”正式拉开帷幕,六大奖项将逐次揭晓。 回看漫漫颁奖史,这一奖项背后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近千名获奖个人和组织中,又有多少女性收获殊荣?为什么各奖项的...
新房玄关禁忌 影响运势 震惊趣事

新房玄关禁忌 影响运势

许多人习惯房子一打开,就看见玄关。玄关这一空间,如同房子的咽喉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大家来说,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又称“内明堂”的玄关,可谓是大门跟客厅绝佳的缓冲地带,不仅做到视觉屏障,保护...
女人最有福气的痣长在哪里有旺夫相 震惊趣事

女人最有福气的痣长在哪里有旺夫相

女人最有福气的痣长在哪里旺夫 一、手心有痣; 手心有痣代表你是一个聪明而不缺钱用的人,手掌中心有痣,主富贵代表大吉,同时也是个能力强的治理者。这种情况,往往做官的会升官,经商的会旺财,总而言之就是顺心...
盘点各国鬼节(中元节) 震惊趣事

盘点各国鬼节(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但中元节与清明节不同,清明的“鬼”单指祖先,但中元节的鬼却有“祖先”和“饿鬼”两种含义。 格陵兰因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