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揭秘喜马拉雅雪人真相:收藏样本其实来自熊狗

2017年12月7日11:23:45科学探索2,002阅读模式

探索网11月30日报道 英媒称,对于雪人迷来说,新发表的有关这种像人猿一样的传说物种的基因研究可能很难接受。

据路透社11月28日报道,研究人员28日表示,对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9个据称是雪人的骨头、牙齿、皮肤、毛发和粪便样本的分析显示,8个样本来自亚洲黑熊、喜马拉雅棕熊或西藏棕熊,1个样本来自狗。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生物学家夏洛特·林德奎斯特是这项发表在《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说:“这有力地说明雪人传说源于生物学上的事实,雪人传说与如今在该地区生存的熊有关系。”

报道称,林德奎斯特称该研究是到目前为止对传说中的野人物种最为缜密的研究。研究人员测定了在西藏、印度和尼泊尔发现的传说中是雪人的样本以及黑熊、棕熊和北极熊的线粒体序列,线粒体是从母亲一侧传下来的细胞结构内的基因材料。

雪人是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民间传说中的生物,已经成为西方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雪人与北美民间传说的野人并不一样。

林德奎斯特说:“我最开始参与这项研究是因为在之前的研究中有人联系我,说发现的两个传说是雪人的样本与我当时正在研究的12万年前的古老北极熊基因相似。”

林德奎斯特补充说:“但数据非常有限,让我不相信关于雪人是在喜马拉雅山脉游荡的奇特混种熊的猜测。所以我答应跟进,基于更多传说是雪人的样本的基因数据以更为缜密的方法进一步研究。”

林德奎斯特称,传说是雪人的样本来自意大利的梅斯纳山博物馆等多个地方,由英国独立电视制作公司圣像电影公司采集。

报道称,虽然没有鉴定出真正的雪人,但这项DNA研究使人了解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熊种群情况。

林德奎斯特说,在海拔很高的西藏高原上流浪的棕熊与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活动的棕熊看来属于两个不同的熊种群,尽管地理位置上很近,但两个种群分隔已有数千年。(编译/胡雪)

【延伸阅读】美国鸟类学家拍下不明双足黑色生物 类似“雪人”

探索网10月9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鸟类学家拍下一个类似传说中的雪人的生物。

据俄罗斯卫星网10月8日援引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报道,此事发生在美国密歇根州。鸟类学家为了观察鹰的巢穴,在树上安装了摄像机,但画面中却出现了“一个不明双足”黑色“生物”,在鹰巢下的森林中行走。

报道称,从事类人和类猿猴生物研究的爱达荷州立大学教授杰夫•梅尔德伦称,这个视频“引人注意”,但由于“证据不足”而拒绝透露细节。

大家关于“雪人”的谈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候许多杂志刊登了大量关于登山运动员在喜马拉雅山遇见神秘生物“雪人”的文章。之后,有人开始在原苏联境内的山脉中遇到雪人。

“雪人”(大脚怪)是一种类人生物,也许可在高山或森林地带遇见。有人认为,这是遗留下来的原始人,也就是说他是灵长类哺乳动物,属于从远古先民时期存留至今的一类人。

(2016-10-09 11:22:00)

【延伸阅读】登山家称发现喜马拉雅“雪人”脚印 呈直线排列

登山家称发现“夜帝”脚印。

中新网2月2日电 据外媒报道,针对一组拍摄于喜马拉雅山深处的照片,登山家史蒂夫·贝瑞(音译,Steve Berry)认为照片上的一组直线型脚印属于一种古老的野兽——“夜帝”( yeti)。

几十年来,“夜帝”对于人类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但是在登山家史蒂夫做出上述论断后,人类与“夜帝”之间的捉迷藏游戏似乎将画上句号。

传说中的喜马拉雅“雪人”“夜帝”。

史蒂夫表示,“这些脚印比人类的脚印大,而且脚印在山坡上,人类无法在那上面行走。”

从照片上可知,这些脚印成一条直线,一个在另一个的前面,非常有规律。史蒂夫强调,“这也不可能是雪豹或者其他四条腿的动物留下的。”虽然熊可以用两条腿走路,但是它硕大的身躯,无法使脚印如此地有规律且每个脚印之间的距离如此均匀。

(2016-02-02 09:00:00)

【延伸阅读】男子栖身神农架22年寻找野人 曾直面黑熊被抓

(原标题:找野人的他成了“野人”)

张金星蓄须明志。

张金星发现疑似野人的毛发。

张金星拍下疑似野人的粪便。

张金星,中国民间野人探索第一人。1994年,他自费到神农架寻找野人,每年都在深山老林里独自生活近10个月,野兽相伴、风餐露宿、野果充饥。他与神农架这片神秘之地相伴已有22年。

22年间,他先后采集了100多根可疑毛发,发现3000多个可疑脚印,他自称与野人多次相遇,并蓄须明志:“不解开野人之谜,不刮胡子!”

在神农架,张金星被大家叫做张野人,他也成了比野人还出名的神农架名片。张金星表示,他这辈子都将用来寻找野人,永远不会放弃。近日,记者奔赴神农架,实地探访张金星“人猿泰山”般的生活。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肖欢欢  中午时分打电话给张金星,他说他在神农架野外考察,要晚上才下山。张金星的样子实在太特别了,差不多1米9的个头,一身迷彩服,身体散发出刺鼻的汗臭味,衣服上还粘着野草和泥土。

“不好意思,出汗太多了。”张金星有些不好意思地哈哈大笑。

蓄须明志找野人

张金星最惹眼的还是他标志性的大胡子,胡须约莫有20厘米长,呈花白色。张金星说,自己要蓄须明志,不找到“野人”不刮胡子,胡子最长的时候有一尺多长,因为吃饭时胡子都会粘在汤碗里,后来张金星把胡子剪短了一些。

常年在山林中风吹日晒,张金星的皮肤变得黝黑,多处被晒伤脱皮,呈现暗红色。刚在棚子中坐下,张金星就咕咚咕咚连喝了几口水,一公斤装的水,被他一口气喝了个精光,他把随身带的登山包放在泥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

“太累了,岁数大了,跑一天也有些吃不消。”登山包中放着帐篷、水壶、手电筒、相机,还有能在野外烧水做饭的简易煤气灶。“以前背个七八十斤的装备爬山,跟玩一样。但现在不行,上岁数了。”

张金星位于神农架木鱼镇的住处原始而简陋。一个用木板搭成的棚子,上面盖着茅草,门仅容一个人通过,里面就放着一张床,一个桌子,壁虎在墙壁上爬来爬去。对于这样简陋的条件,张金星倒是看得很开。“搞户外探险,就是找罪受,我在山里生活了20多年,现在还活着,没被野兽吃掉,就已经算是奇迹了。”

入夜时分,山里鸟虫啁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野果的气味。张金星站在夜色中,微闭着眼睛,白色的胡须在微风中轻飘着,听着周围的“交响乐”,宛若入定老僧。

很多人看到张金星的样子,都把他当成了“野人”,但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大家都把我当野人,野人见了我才会把我当他们的同类,我们见面的机会才会多。”

张金星的晚餐十分简单,一锅青菜粥,两个馒头,外加二两烧酒。他说,野人的嗅觉十分灵敏,对人身上的气味十分敏感,经常吃肉,人身上会有一股特别的气味,所以自己基本上不吃肉,也很少喝酒,自己最爱吃的就是粥和野菜。20年来,他一直过着这样“苦行僧”般的生活。只有在心情好时,他才会带点酒和花生米上山,将野菜粥熬好,一个人看着月亮、听着鸟鸣兽吼,“对影成三人”,倒也别有一番味道。

张金星每次要在山上待几个月,随身带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只能吃野菜和野果,但很多野菜和野果、野蘑菇都有毒,有一次,他试吃一种野蘑菇,结果中毒,昏迷了十多个小时后才醒来。

二两白酒下肚,张金星开始有些兴奋。“每次进山,我都要带上差不多1个月的食物,包括蔬菜、米、油,煮饭用的水是山里的山泉水。”在他经常活动的区域,还有临时搭建起来的几个木棚,里面放着米、手电筒。

在他野外科考临时搭起来的树叶房子前,放了口大锅,里面时常放点食物,就是给“家人”的,“家人”指的就是熊、豹子、豺狼、野猪、野猫、蜈蚣、老鼠,甚至是野人。“我一年有10个月在山里过,一般三个月,需要补给或有事情才下一次山。”

与野兽为伴乐在其中

神农架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张金星都去过。最重要的是南天门—阴峪河峡谷神秘区,面积有53平方公里,他把它命名为1号区,科考大本营就设在这个区域。2号区是神农区,从太子垭往东,包括大、小神农架,这个区域有71平方公里。因为精力有限,他观察野人基本上都在1号区和2号区。

经过3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记者才来到张金星的1号营地。这个营地其实是一个简陋的茅草屋,里面放着几个石凳,还有一个用石头垒成的灶,灶台中还有烧剩下的木柴,两根蜡烛和煤油灯,已经算是最现代的物件了。

张金星说,2000年前,他在山上居无定所,只能住在岩洞中,但岩洞太危险,经常有狐狸、山鼠等动物出现。一开始,听着野兽的叫声他吓得睡不着,后来,他点起一堆火,在火边安然入睡。再后来,他在山上搭了几个木棚,告别“穴居”。

20多年间,张金星所过的生活,一般人难以理解。他住岩洞,栖身树屋,绝粮断炊时,靠吃各种野菜、野果、野菌,甚至茹毛饮血为生。因为山里湿气重,张金星患上风湿病。在神农架,他也成为传奇人物,连他那双一大一小的眼睛,也被说成左眼直视前方时,右眼可以扫描周围的一切。

张金星炼就了超强的户外生存本领。他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靠野果、野菜生活一个星期,他身手敏捷,能一口气爬上一棵20米高的大树,他能听叫声判断出周围的野兽是豺狼、野猫还是山鼠。

但找野人并不是那么诗情画意,多数情况下,这种风餐露宿的日子是凄苦而艰辛的,并且随时有生命危险。在阴峪河,他掉下悬崖导致手指骨折,至今留下残疾。他五天五夜困在大雪中,冻伤了手脚。他还被黑熊抓伤了额头,与金钱豹狭路相逢。

1995年的一天,他根据一处粪便,追踪到一个山洞里,结果到了洞里才发现,眼前是一只黑熊。黑熊给了他一掌,在他脸颊上划出一个大血口子,他趁着黑熊视力不好,疯狂逃出山洞,沿着小河一路往下游跑,跑出了两里路,爬到树上,发现黑熊没跟过来,他才躺在水潭里,累瘫了。

3次婚姻都告吹

躲过了熊的追捕,张金星发现自己迷路了。他怎么也找不到刚刚搭起的营地,陷入了原始森林的迷阵,怎么也找不到出口,直到第五天,他遇见了一条狗。

“在我人生最绝望的时候,狗来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我一下子抱住了狗头,那感觉暖和啊,我抱着狗亲了又亲,我感觉我又活过来了,那时候,我就是想爬到狗身上,让它把我拖回去,但狗根本拖不动我,我就拽着狗的尾巴在狗的后面,狗反正是拖一拖喘一喘气,回去狗就把门踹开。等我醒来的时候,周围都是老乡,我才知道,老乡们救了我一命。你也可以说,这条狗救了我一命。”

被老乡们救下之后,张金星并没有下山休息,他在老乡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行李,继续留在山里找野人。他照镜子才发现,额头上有3道一厘米宽的印子,深入骨头,他赶紧用随身携带的小手术刀和烧酒对伤口进行消毒,然后,自己用针线把伤口缝合起来。休养了半年,伤口才痊愈。这道伤痕至今还留在他的头上。

探险中最惊险的一次,使张金星现在想来都还脊背发凉。当时他在野外靠着一棵大树休息。突然电闪雷鸣。张金星感觉头顶被劈了一掌,当即失去知觉。等他被瓢泼大雨浇醒,回头看时,刚才靠的大树已被雷劈成三块。

但张金星说,寂寞才是他最大的痛苦:“你无法理解,整整3个月没有人跟你说一句话是什么滋味,孤独像虫子一样撕咬着我的心,我恨不得一头撞死算了。”在深山老林中独居,张金星唯一的乐趣就是看动植物方面的书。20多年来,他写了300多万字的考察笔记,80多篇报告,收集了3000多个标本。

张金星家有七兄妹,张金星是老大,家里人对他寻找野人并不支持,认为他走火入魔,荒废人生。张金星对此不作解释,他觉得解释只会让他和家人的关系更加紧张。

2003年,一个武汉女人表示愿意与张金星结婚,和他一起进山考察野人。可是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很快宣告结束。之后,张金星迎来了第二段婚姻,可结果同样是不欢而散。经历过三次短暂的婚姻之后,张金星又恢复了单身。他还是习惯一个人回归到大自然里,去探寻野人的秘密,“我后来也认了,我也不想害别人,像我这种常年在山里生活的,像个野人一样。”

“我已被野化”

张金星说,20年来,他始终有一种使命感:“我感觉野人在召唤我,这件事情非我莫属。野人就是我的情人。”

野人真的存在吗?张金星说,野人当然存在,他不止一次见过野人。他从屋子的一角搬出几个长三四十厘米左右的大脚印模型,并宣称这是“野人”的脚印。

“你看这个脚印,完全是直立行走的步伐。”在这22年里,张金星一共发现了3000多个脚印,100多根毛发,还有大量的粪便。

张金星说,“野人”身高两米左右,上臂粗短,身上长着红色的毛,能直立行走,走起路来步子很大。“我曾经多次与野人见过面,他们似乎有点怕我。有一次,我扔给他们几个野果,一个野人过来捡了就跑了。”

在张金星看来,野人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根据他在神农架的多年观察,野人在神农架的数量应不少于20个。他最近一次见到野人,是3年前的冬天,当时气温很低。他看到一个健硕的身影从对面的山坡上飞快闪过,然后在一棵碗口粗的树下停了下来。等他靠近时,野人已经不见了踪影。遗憾的是,张金星至今无法提供一张野人的照片。

20多年的深山老林生活,让张金星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张金星喜欢独居,和别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他会很局促, “我已被野化,适应不了这种世俗生活了。”

另一面

签名合影要收费

1993年9月3日,有群众表示在神农架看到野人。从报上看到新闻的张金星很兴奋,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搜集资料,走访相关人员,1994年7月,张金星揣着筹措来的3万元,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到神农架考察“野人”的申请。

他在神农架木鱼镇一待就是22年,当年40岁的中年汉子,如今成了62岁的老人。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神农架林区政府每年会给他2万元的生活补助,资助其进行考察。但不少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张金星刚到神农架时还经常上山,2004年后就忙于四处参加活动,很少上山了。

记者眼前的张金星,话不多,甚至有些磕巴。但是他的眼神里总是掩饰不住对于探索野人之谜的自信,只要说起野人,张金星的话匣子就会打开,在神农架,张金星的知名度甚至比野人还大。很多游客去神农架并不为看到野人,而是为了看张金星。这让张金星有些无奈,他不喜欢别人用猎奇的目光看待野人和自己。

“老张老早就说要带我去见野人,甚至说抓一个野人回来给我看看,可是都过了十几年了,也没见他抓个回来。一开始我还信,现在我都有点不信了。”在木鱼镇的一个路边馄饨店的老板笑着说。

木鱼镇是张金星的野人展览馆所在地。几乎每个来神农架旅游的人,都要到张金星的野人博物馆参观。除了参观他的野人考察成果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对这位“民间野人探索第一人”的好奇。

“没来我这里参观的人,就几乎白来了”。不少人慕名而来,张金星趁势将签名、合影的收费做了明码标价:一本书23元,题字5元,合影5元,三项的“打包价”为30元。 张金星说,他每年的花费大约在10万元上下,有自费、朋友资助、国家给一小部分,但远远不够。

张金星毫不掩饰寻找野人的利益冲动:“在这空白领域,谁能率先找到‘野人’,谁就将载入史册。”

现在,张金星曾声称发现“野人”的一个岩洞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导游带团经过时都会讲解说:“这个地方就是‘野人’曾经待过的山洞。”

承诺

65岁前公布野人证据

野人的资料为什么不公开,张金星说那是自己内心的一个结。“你想,我一公布,野人还有安生日子过吗?”张金星说,他将会在65岁之前向社会公布野人存在的证据和全部资料,如今距离这个期限还有3年时间。

对于很多人对野人是否存在的质疑,张金星不以为然:“很多人都让我搞一张野人照片公布出来,就什么都说清楚了,可我始终认为野人学说不是一张照片就能说明的问题。”张金星说,据他多年的野外考察和经验摸索,他所了解的野人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而不单纯是一个生态现象。要把神农架野人的问题研究清楚,不是组织几次大型科考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找几根毛发、印几个脚模就能说明的问题。

张金星最大的心愿是建立“神农架野人文化科研中心”,他从2010年开始就呼吁建立这个中心,但心愿一直未遂。2010年,他甚至来到广东,找到当时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希望把课题安排在该校,但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记者手记

一个被需要的符号化存在

在神农架当地,村民对“张野人”的态度呈两极化。一些人认为他探险精神可嘉,令人敬佩,另外一些则认为他中毒太深,无药可救。而张金星也坦承自己是一个悲情人物,他不满的不是20多年光阴虚度,而是缺乏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他的心血白白耗费,同时伴随着深深的孤独感。他告诉记者,他曾向多个科研杂志投稿,介绍自己关于神农架野人的调研论文,但都未被发表,因为对方认为野人不存在。

木鱼镇的村民老李说,当地人都听说过关于野人的传说。“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说神农架以前有野人的,野人到家里去,村民就用竹子打野人。”正是这种神秘感,加上执着的张金星在这里坚守,如今来神农架探秘的人络绎不绝。

几乎每个当地人都希望野人是存在的,因为如果有野人,从外地来神农架旅游观光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当地人的日子才会更红火。旅游,已成为时下神农架居民的唯一收入来源。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神农架的野人只是传说,但大家又希望能把野人找出来,这样,至少游客能多一点,野人,可以说是神农架的生命线。这就是张金星存在的价值,当地官方需要他,当地老百姓也需要他,哪怕找不到,但一直在找,张金星其实成了野人的代名词。只要野人一天不被找到,它就还有存在的可能性。神农架旅游离不开张金星。

(2016-09-01 06:42:33)

【延伸阅读】男子为慈善穿戏服徒步环澳 生活艰辛成“野人”

中新网6月17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男子洛克斯利(Scott Loxley)近日终于完成了他的“为慈善穿帝国暴风冲锋队(Storm Trooper,电影《星球大战》中的角色)戏服环澳一周”的壮举,并成功地为一家儿童医院筹集10万澳元善款。同时,洛克斯利也分享了自己以野生动物为食、在酷暑中还要穿着“战袍”的艰辛,并建议其他徒步环澳挑战者,不要轻易选择独自上路。

为慈善不惜过“野人”生活

据报道,现年47岁的洛克斯利于2013年11月2日开始了自己的为慈善徒步环澳之旅,并于今年6月15日成功地完成筹集10万元善款的目标,回到了墨尔本的家中与家人团聚。

经过430天的辛苦跋涉后,这名退伍士兵因为辛苦的生活体重减少了近三分之一,从开始时的95公斤到现在的60公斤。洛克斯利指出,在过去的18个月中,自己多是以被车撞死的野生动物为食,包括蛇、袋鼠等。为了节约食物,有时他隔天才会进食一次。

不过,洛克斯利指出,最艰难的部分是在炎热的天气中穿着厚重的“暴风冲锋队”戏服行走。因为在旅途中很难找到水资源,洛克斯利必须将每天600毫升的水定量饮用。尽管温度高达45摄氏度,他也不能轻易浪费水来降温,更别提洗脸刷牙了。为此,洛克斯利经常10天半个月才洗一次澡。

已回到家中的洛克斯利表示,自己现在还在努力将难闻的味道洗掉。不过,洛克斯利戏称,难得的是,自己用塑料制成的“战衣”在陪伴自己这么久后居然还没有损坏。

建议不要小看旅行的寂寞

从“野人”生活中回到现代社会后,洛克斯利的第一顿饭选择了美味的薄煎饼搭配枫叶糖浆。因为戒酒,虽然洛克斯利不能用冰啤酒庆祝,不过他表示从冰箱里取出冰可乐也是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

同时,洛克斯利还指出,他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正常的生活,比如开车。因为长期行走,他已经感觉不到自己双腿的存在。此外,洛克斯利还称,自己最需要感谢的是家人对他的支持。因为独自旅行的另一困扰就是没有人可以沟通,为此,洛克斯利提醒其他挑战环澳的勇士们,千万不要小看旅行的寂寞,尽量避免一个人旅行。

(2015-06-17 19:43:01)

【延伸阅读】巴西奇观:圆柱形钟乳石洞 传野人曾住过(图)

“丛林之王”命名的由来,是当地传说1930年代间,曾有一位像“金毛狮王”的野人住在洞内。

中新网1月30日电 据“中央社”29日报道,米纳斯吉拉斯是巴西境内发现钟乳石最多的州,“丛林之王”钟乳石洞内更有稀罕的圆柱形钟乳石,蔚为奇观。

“丛林之王”(Rei do Mato)钟乳石洞距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好景市(Belo Horizonte)约75公里,开放参观区段长220米,深50米,分4个穴厅,洞内平均温度摄氏17至20度。

“丛林之王”命名的由来,是当地传说1930年代间,曾有一位像“金毛狮王”的野人住在洞内。

1988年,这处钟乳石洞正式对外开放参观,设有人工照明、铁桥和铁梯,步道两旁设有围栏,令游客止步,但触目所及仍有许多残缺不全的钟乳石,早期的游客将尖端折断当成“纪念品”带走,令人惋惜。

米纳斯地区的钟乳石,从距今6000万年前地球发生板块运动开始慢慢形成,因洞内湿度、岩石矿物含量、雨量等不同,平均每20年生长1立方厘米。

“丛林之王”最后1个穴厅有2支并排的圆柱形钟乳石,由向下和向上生长的钟乳石彼此衔接起来而成,约高20米、直径30厘米。

这样的钟乳石除“丛林之王”外,全世界只有西班牙北部阿塔米拉地区(Altamira)有发现,且因直径只有30厘米,非常脆弱,屹立迄今没有断裂,实为稀罕珍贵的自然奇观。

“丛林之王”与米纳斯吉拉斯另一处钟乳石洞马基内(Maquine)相比,洞内要潮湿许多,夏天雨季时前往,可以听到地底水流和滴水的声音,十分美妙。

这样的钟乳石除“丛林之王”外,全世界只有西班牙北部阿塔米拉地区(Altamira)有发现。 夏天雨季时前往,可以听到地底水流和滴水的声音,十分美妙。 洞穴内的钟乳石节比鳞次,直径大多不超过30厘米。

(2014-01-30 09:39:11)

熬夜不睡觉 身体会有怎样变化 科学探索

熬夜不睡觉 身体会有怎样变化

18小时、24小时、36小时,72小时不睡觉,身体会有怎样变化?英国《每日邮报》详细报道了熬夜后大脑和身体内部产生的变化,正是这个「连锁反应」过程,导致了身体在第二天的一系列“混乱”。 18小时不睡:...
为什么说亚马逊雨林为地球的肺 科学探索

为什么说亚马逊雨林为地球的肺

亚马逊热带雨林( Amazon Rain Forest ,又译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
2024年大事件预测(科学界) 科学探索

2024年大事件预测(科学界)

2024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据媒体报道,《自然》杂志近日预测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八大科学事件,从发布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到量产抗病蚊子,这些重大事件将塑造科学研究的未来。 1,GPT-5有望亮相 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