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航天工程师参加春晚《向祖国报告》背后有哪些故事?

2021年2月12日16:57:25科学探索258阅读模式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傅亦菲

牛年春晚期间,主持人邀请了几位特殊嘉宾上台。

在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的四位航天工程师代表探月、载人、北斗、探火四大工程向全国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他们的文字简单明了,但你知道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四位航天工程师参加春晚《向祖国报告》背后有哪些故事?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未来,中国人民将探索更广阔的空间!

2020年12月18日,嫦娥五号返回者携带月球样本安全返回地球。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燕华说,5号任务创造了5个“中国第一次”,一个是地外天体的采样和包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和精确轨道;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第四是携带月球样本,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第五,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储存、分析和研究体系。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完成了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六次任务和嫦娥五号的飞行试验,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开始,中国探月工程第四阶段和行星探测工程将继续实施。后续,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以及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统探测等工程任务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四位航天工程师参加春晚《向祖国报告》背后有哪些故事?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神舟飞船将为我们未来探索太空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21小时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是从用于地面试验的电性能试验飞船临时改装而来的。

然而,神舟飞船从设计之初就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与早期苏美载人飞船的两舱设计相比,神舟飞船采用了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设计。增加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在返回地面之前进行分离,以减小舱体尺寸。

目前,中国已经发射了11艘神舟飞船,其中6艘已经护送11名宇航员进行太空旅行,所有任务都取得了成功。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神舟飞船也将面临新的任务。目前,神舟12号和神舟13号飞船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测试,并将于2021年执行两次载人航天任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总总设计师谢军:北斗三号卫星实现了全球联网,实现了核心部件100%定位率!

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自主建设和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向全球提供优质服务、造福人类的新篇章。

中国北斗正式登上世界舞台,站在中国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第一梯队”。

北斗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建设初期就遇到了一些技术“卡脖子”的尴尬。但北斗人基于自控的初衷从未改变。

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中国曾希望与欧洲合作解决这一技术,但遭到拒绝。

如今的北斗系统采用了新型氢脉泽、极高精度的星载铷钟和原子钟无缝切换技术。这一突破将导航系统的时频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北斗卫星导航发言人冉承奇

田文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田文一号”被火星成功捕获!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田文一号”进行了近火捕捉刹车。探测器成功进入火点附近高度约400公里、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度的大型椭圆形圆形火场轨道。它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了“绕圈”的第一步。

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田文1号探测器已经飞行了202天,完成了一次深空机动和四次中途修正。它到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为4.75亿公里,与地球的距离约为1.92亿公里。飞船与地面通信单向延迟约10.7分钟,各系统状态良好。

后续,田文一号将在多次轨道调整后进入火星的停车轨道,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探索。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登陆火星,进行巡逻探测。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熬夜不睡觉 身体会有怎样变化 科学探索

熬夜不睡觉 身体会有怎样变化

18小时、24小时、36小时,72小时不睡觉,身体会有怎样变化?英国《每日邮报》详细报道了熬夜后大脑和身体内部产生的变化,正是这个「连锁反应」过程,导致了身体在第二天的一系列“混乱”。 18小时不睡:...
为什么说亚马逊雨林为地球的肺 科学探索

为什么说亚马逊雨林为地球的肺

亚马逊热带雨林( Amazon Rain Forest ,又译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