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体快速灌流催生早期超大质量黑洞

2016年10月21日16:17:21科学探索120阅读模式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稀薄冷气体不受控制地流入首批黑洞的中央,使黑洞能够快速成长,从而形成了宇宙早期的超大质量黑洞。相关研究发布在《天体物理学快报》杂志上。


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7—8亿年,多数天体质量都很小,第一代恒星和星系才刚开始在宇宙中的不同地域孤立地形成、成长。根据天体物理学理论,在这一时期发现的黑洞也应该很小,与所处星系的比例相称。然而,斯隆数字巡天(SDSS)近期的观测表明,事实正好相反,早在大爆炸后的7亿年,超大质量黑洞就已存在。


卡耐基·梅隆大学物理学副教授鲁珀特·克罗夫特说:“单从星系和黑洞形成的方程式上分析,确实不可能那么早就形成这些超大质量黑洞,但它们却存在着。”同为物理学副教授的孜阿纳·迪·马特奥也表示:“这是一个谜团,虽然这些超大质量黑洞的年龄不足10亿年,但它们的大小却与当今最大质量黑洞相当,而最大的黑洞已有136亿年高龄。”


为找出这些超大质量黑洞的成因,科研人员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宇宙模拟。他们基于宇宙学标准模型的设定,侧重于模拟重现宇宙大爆炸后的最早10亿年。此次的计算机模拟利用超级计算机完成,并由GigaPan时间机技术组合成图像。这一技术允许研究人员以极高的分辨率,如同看录像一般,观察对于早期宇宙的模拟。这能够支持他们按时间需要,轻易地移动宇宙的模拟图像,同时还能对特定区域进行放大,获取望远镜才能看到的相关细节。


在将关注点移向首批超大质量黑洞时,他们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细节。通常情况下,当冷气体流向黑洞时,它将和星系周围的其他气体发生碰撞,在进入黑洞前气温上升,随后再逐渐冷却。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激波加热”,其能有效制约黑洞的增长速度,避免生成超大质量黑洞。然而科研人员却发现,在模拟中,稀薄的冷气体流会沿赋予宇宙结构的旋线流淌,随后以极高的速度直接流入黑洞的中央,为黑洞奉上一道“冷快餐”。而正是这种不受控的消耗,导致了黑洞大小的指数增长。


由于黑洞形成的同时星系也在成形,因此这一成果能够为阐明第一代星系的形成奠定基础,并为破译宇宙的形成提供更多线索。下一步,科研团队还将尝试更大规模的宇宙模拟,力图涵盖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段。


自从美国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上了天,科学家发现黑洞的速度大大加快,对黑洞的观测资料也丰富多了。人们于是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在宇宙中比比皆是,而且极其古老。过去大家普遍认为,黑洞是星系发展到晚期才蜕变出来的,或者是星系相撞而成的。按照这个道理,宇宙的幼年不可能出现太大的黑洞;而新的计算机模拟图景却说明黑洞形成方式比我们想象的更多样。用超级计算机分析宇宙历史,无疑是一门前景广阔的学科。



科技日报 张巍巍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运用变光原理 人造黑洞问世 科学探索

运用变光原理 人造黑洞问世

黑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类大质量天体,因引力极大,所有进入其视界内的光和粒子都无法逃逸。受黑洞能够完美吸收视界内物质这一特性启发,研究人员一直希望能够设计一些“人工黑洞”结构,以实现能量收集的最大化...
最新研究:宇宙中黑洞的数量约为4000亿亿个 科学探索

最新研究:宇宙中黑洞的数量约为4000亿亿个

宇宙总是令人向往,黑洞又是那么的神秘,宇宙中有多少黑洞,今日终于有了答案。 据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对恒星级黑洞的数量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