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自传之:保守的革命者 在他的日记中常常深刻地批评自己

2017年4月5日13:32:40历史解密2,256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其他军人政治家一样,蒋介石是个无所畏惧的人,允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这样。但他只是一个战术大师而非战略家。他的真正天才是善于搞政治阴谋。

毛泽东善于诱导农民认清农村现状的实质。毛的人民军队不抓壮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帮助农民收获庄稼。毛泽东还没收土豪的田地,重新分给农民。而国民党正好相反,他们违反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推行可怕的国有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蒋介石与美国的联盟,但也带来了新课题。罗斯福总统认为领导中国军队及中国战场的美军总司令,应该是热爱中国人民,性格内向,中文地道而沉默寡言的人。

“醋鬼”约瑟夫·史迪威,1942年抵达重庆,担任蒋委员长的参谋长,两人从一开始就发生了矛盾,史迪威是位战将,希望他的中国同盟军赴前线作战,并主张整治军官腐败现象,直接从战时首都挑选人才。史迪威认为中国政府的全部机构象一个臭气熏大的“大粪池”,他还蔑称蒋介石为“花生米”。由于双方互相反感,1944年,美国总统解除了史迪威的职务。

此前一年,当蒋介石与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以四巨头的身份出席开罗首脑会议时,他享有了世界性的威望,美国人的援助滚滚而来,资金。武器、医药等各种战备物资运到了蒋介石的后方。但是,大多数物资又流入了黑市,物价开始飞涨,其惊人程度在近代史上只有德国的魏玛共和国可与之相比。

战争结束时,“蒋委员长”的统治已面临严重危机。内蒙古大部分与东北处于共产党控制之下。战争最后几天里,苏联红军出兵中国,将缴获日本人的大量武器与军火移交给毛泽东。

1945年底,杜鲁门总统派遣马歇尔将军出使中国,调解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实现和平。双方政治上毫不妥协,注定了调解必然失败。内战的乌云笼罩全国。事实上,1946年内战就爆发了。

起初,国民党很快赢得了表面上的胜利,然而,1948年春天,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全面攻势。蒋介石方面士气一片沮丧,华盛顿最终对蒋介石政府感到厌烦,不愿再将美元供给这个没有希望的政府。国民党全军崩溃。

蒋介石作出可怜的姿态,于1949年1月21日,正式辞去总统一职,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蒋重返浙江老家。蒋介石自年轻时起就表现过一系列的“辞职意向”,然而只是到最后时刻才暂时辞职让位。而每次辞职后,他总使继位者表现得无能为力,好让他东山再起,重掌政权。

共产党占领南京、广东、重庆之后,蒋介石带领几十个师的精锐部队逃离大陆,来到台湾。

他失去了中国。虽然他后来在台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无法弥补他在大陆失败的灾难性屈辱。

成年后的蒋介石爱写日记。这个在公开场合自负而顽固的人,在他的日记中常常深刻地批评自己。每天,他与夫人一起双膝长跪,祈祷上帝保佑。

1975年3月29日,他的遗愿表达了他至死不泯的梦想:

“吾之同仁及同乡、正值国家渐渐强大之际,汝勿因本人之故去而忘却国家之悲哀与希望。吾之天灵将永远与吾之同仁及同乡一起实现三民主义、光复大陆、恢复吾之民族文化。”

他还以谦虚和自傲相混杂的口吻说道:“余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那稣基督及总理信徒自居”。

蒋介石死了,他那不可思议的梦想也被带进了坟墓。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