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不姓孟,那她姓什么呢?她真能把长城哭崩?

2017年4月5日13:38:31野史秘闻868阅读模式

孟姜女,哭长城“,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词句,形容的是孟姜女因失去丈夫而伤心欲绝,竟然将长城都哭倒了,虽然有点夸张了,但是她伤心的程度已经让大家都感受到了。不过,我们先说说孟姜女这姓名,其实孟姜女不姓孟,她姓姜。因为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网络配图

《辞海》中有说过:“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妻。姜姓,字孟“。后人将她丈夫杞梁说成秦朝人,称‘范杞梁’,并演变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民间传说孟姜女因失去丈夫,面向长城而哭的记载,但是到了唐朝,就被演变成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这就有点夸张了。这万里长城乃是秦始皇耗尽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建造成的,哪那么容易就被你哭倒,又不是现代一些豆腐渣工程,水一冲就倒,车一压就断。

网络配图

我们再来说说这孟姜女是否真把长城哭崩过。孟姜女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杞梁的老婆,而齐国的创始人也许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而孟姜女也姓姜,不知道这算不算对上号了。另外,春秋时期距离秦朝统一,直到秦始皇长城建造完成,大概有几百年了吧,这时间跨度有点大了,孟姜女总不能活几百岁吧。如果要说真将长城哭崩的话,这长城也并非指的是秦始皇建造的万里长城,应该是春秋齐国的领地中,有相应的城墙之类的,而这城墙也许是因客观原因而倒。这在西汉时的《列女传》也有记载,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

网络配图

孟姜女的丈夫是因战争而死的,之后孟姜女哭崩城墙,这城墙应该就在齐国的莒城或者杞梁,又或者是梁山。总的来说,应该不是秦始皇建造的万里长城。只是后人将这民间的传说,应各个朝代的社会环境需要,经过多次的改变,尤其是在唐代,变成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了,有的还编成了戏曲,甚至有的地方还建了姜女庙。不过,不管怎么改编,都是为了体现孟姜女因失去丈夫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

了解更多历史名人故事和历史趣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mrda88”。闲暇时读历史,就看公众号“历史名人档案”。

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隋炀帝杨广的手又痒痒了,隋军刚刚打完了不听话的吐谷浑,又把目标定在了更不听话的高句丽上。

说到高句丽那就要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高句丽和高丽的区别。由于很多人在写文章时比较懒(包括我),经常将“高句丽”简单的写成“高丽”。而事实上这两个名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高句丽”以前是生活在东北长白山的一支少数民族,后来被鲜卑慕容氏烧了王城,挖了祖坟才被迫流亡到朝鲜半岛。对于朝鲜和韩国人来说,“高句丽”只是一个外来的侵略民族。  

网络配图

现在的韩国人真正的祖先是新罗人,而“高丽”这个名词是在朝鲜半岛统一之后才出现的,和“高句丽”扯不上半点关系。至于棒子的那些史学家通过研究证明的“中国侵占了朝鲜的领土”一说纯属扯蛋!高句丽本来就是中国的民族,杨广派兵打高句丽顶多也就是自己国家的两个民族打内战。关他们韩国人屁事,至于后来唐太宗征讨高句丽那又是一回事。和隋炀帝的性质有所不同。本文不讨论这个,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点,请诸位网友以后要把“高句丽”和“高丽”区分开,不要因为偷懒,少打那一个“句”字而落下把柄给棒子。

历史悬念:孟姜女传说 哭倒何城难定论 野史秘闻

历史悬念:孟姜女传说 哭倒何城难定论

孟姜女的传说不断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研讨者的视野中。中国着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状不断上溯到《左传》上的一个故事。《左传...
希腊特洛伊木马原来只是谎言 野史秘闻

希腊特洛伊木马原来只是谎言

特洛伊木马,当年希腊军队攻打特洛伊,眼见久攻不下,便想出了特洛伊木马内装士兵进城的妙计。然而,这也是艺术加工,翻阅任何正史,都找不到关于特洛伊木马的记载。该谎言之所以凭空出世,主要还是为了宣扬希腊人的...
李嵩《骷髅幻戏图》背后的意义 野史秘闻

李嵩《骷髅幻戏图》背后的意义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画家李嵩所画,其实李嵩并不是专业的画家,他也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绘画技能,因为出身贫寒,所以李嵩的绘画相当于自学的,他原本是一个木工,因为手艺精湛,审美颇佳,才跟随专业画师学画,后来就...
从奴隶逆袭成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皇帝 野史秘闻

从奴隶逆袭成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皇帝

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对美国社会有着极大的意义,说明了这个国家对于黑人的鄙视程度已经大大降低,有望达到人种平等。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奥巴马是欧美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统治者,具有跨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