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组合”预告:1941年秋季行动
此后,齐焌即在柏林紧张活动。6月13日,齐焌到德国国防部经济署会见托马斯将军。托马斯关心希特勒下台,恢复和平后,西方各国能否公平合理地对待德国。托称:“我们对委座之贤明政治态度及其抵抗决心十分钦佩。”“如世界各大政治家确有正大决心,树立公平、和平,则为全世界之福。当然,将来谈判最大障碍为希特勒,我们亦知希氏退休然后可谈,但我们不愿(在)希氏退休(后),德国仍无公正和平地位。事当慎重,故须先获得国际间之保证。”托马斯保证,新政府成立后,“除去经济合作、资源分配公允,并共同解决失业问题以外,我们对西欧各国毫无野心。”“我们将裁(军)到50万或30万。”并表示自己别无要求,“惟望战争早日结束,和平早日恢复。”6月14日上午,齐焌到沙赫特的柏林私人寓所。沙很高兴地说:“好极了!好容易有办法了”,他表示:“现看世界各国领袖,只有蒋委员长一人为最适当。不但对英美有关系,而对我德人亦特有好感。”“只希望委座以委座之地位,以委座之人格与声望,肯帮助德国告知罗斯福、丘吉尔,德国已有势力雄厚人众,准备取消目前政局。”他希望取得“国际间之谅解”,保证在希特勒“退役”后即可恢复“真正和平”,否则,德国内部不会采取任何举动。19日下午,齐焌再度拜访沙赫特。沙赫特向齐焌提出:德国内部变化以今年秋季为宜,当在德国军队解决苏德战事至相当程度之际。沙赫特最后叮嘱齐焌:“以后吾人性命全在兄等之手,切望谨慎进行为祷,甚望早日获得好消息,并请敬候委座。”至此,齐焌已经掌握了“三人组合”反对希特勒的基本情况及其计划。正当此时,形势突变。德政府于7月1日宣布承认汪伪,中德随即绝交。8日齐焌到瑞士,与克兰详谈。克兰向齐焌透露了若干最重要、也是最机密的内情:德国国防军中有十余位元帅,连同老友莱谢劳将军在内,都对当局至为不满,但莱谢劳是希特勒委任的元帅,不可能轻易举旗政变,因此将来的领导人会是其他人。爱尔哈特上尉曾建议,以戈林为政变时的临时元首,克兰表示不赞成,因为戈林的罪恶并不少于其他纳粹分子。克兰并称:托马斯是现役大将,柏林武装警察司令达律格将军等都参与密谋。他表示:“事之成否,全赖委座同意,相信罗、丘两氏亦聪明人,未见不予最严重之考虑。”通过谈话,齐焌了解到,在德国军队中反对希特勒的力量已经相当庞大。并且希望通过蒋介石与美国、英国建立联系,得到美国、英国的保证。早在1938年至1939年之间,德国国内、军内就逐渐形成反对希特勒的派别。其中一部分人熟悉西方,他们既希望“搞掉希特勒”,又希望在建立没有希特勒的新德国后能与英、法平等相处。这一部分人曾通过几条渠道和英国人,包括丘吉尔、艾登联系,也有人和在瑞士的美国战略服务处的艾伦·杜勒斯联系。另一部分人则亲华,希望通过蒋介石与美国、英国建立联系,得到美国、英国的保证。克兰、沙赫特、托马斯的“三人组合”就是这部分人的代表。
蒋介石派特使策动德军倒戈齐焌摸清了德国内部反纳粹力量的情况后,即向蒋介石申请归国汇报,经蒋批准。10月上旬,回到重庆。齐焌在回国之前,已于7月15日在瑞士写成《机密报告》。回到重庆后,又陆续写成三份机密报告。其间,蒋介石曾于10月28日召见齐焌。在这份《机密报告》中,齐焌向蒋介石详细地陈述了德国内部反纳粹力量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对蒋介石的要求,内称:“彼等筹划已非一日,实力甚巨,有军部及经济(界)人物为其后盾,虽国社党警察之防范甚严,而范围日益扩大,德国民众如能得到国际上项保证,则潮流奔放,事将易办。”齐焌称,根据沙赫特的意见,“德国政变以秋季为宜”。“请钧座接受此项伟大问题,恢复世界和平,救德民出永久战争。”其具体要求是,请蒋介石“委托人员一人,代为向英美领袖人物(接洽),以期获得相当保证,再求进一步联络”。报告送呈后,暂无回音。齐焌回国后,克兰一直焦急地等待消息。10月25日,克兰自瑞士致电齐焌称:“德内部情况日益严重,将来演变,当不出吾人之已意料。事关重要,深盼兄早日返来,以利前途。到渝后晋谒委座,谕示如何?急盼相告。”11月18日,齐焌将克兰来电呈报蒋介石,意在促蒋做出决定。齐焌提供的是极为重要的情报,但蒋介石一直在思考,没有立即做出决定。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局势的变化使蒋介石立即亢奋起来,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也就暂时搁置了德国问题。1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文告,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宣布对德、意处于战争状态。但克兰等人仍在焦急地等待中国方面的消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克兰再次致电齐焌,希望早日获得中国方面的“谅解”,表示“友人等仍盼继续努力,代为进行”。正是克兰等不断来电催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的状况下,蒋介石权衡再三终于在1942年1月做出决策,派齐焌赴瑞士,策动德国军队倒戈,并且决定将有关计划报告罗斯福。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