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在赣、闽、浙战场的胜利

2017年4月17日06:56:31历史解密1,763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在赣、闽、浙战场的胜利!北伐军光复江城武汉,消灭了吴佩孚直系军阀的主力,两湖战场作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为实现北伐的战略目标,国民革命军将军事

三、进军浙、苏、皖

浙、苏、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军阀孙传芳的腹地。孙传芳在江西战场败北逃回南京后,为稳住其对江、浙的统治,他一方面将余部集结沪宁、沪杭西线;另方面与奉系军阀张作霖捐弃前嫌,共组安国军,任安国军副总司令兼苏、浙、皖、赣、闽五省联军司令。1926年12月上旬,孙传芳在南京召开苏、浙、皖三省的重要将领会议,妄图以浙江为基地,从北伐军手中夺回江西。

国民革命军攻占南昌和收复福建之后,为消灭北洋军阀在长江下游的势力,决定移师浙江战场。1927年1月初,北伐军总司令部在南昌召开军事会议,制定进军长江下游的作战计划:确定先期攻取沪、杭,然后会师南京;将北伐军作战部队编成东、西、中三路,以东路军为主担任浙江战场的作战任务。

鉴于孙军主力集中在沪杭、沪宁两线,并以杭(州)、嘉(兴)、湖(州)为其驻防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故东路军在浙江的作战,多在浙西钱塘江流域及浙、赣路沿线。

浙江作战,从1927年1月初开始至2月18日结束,可分为两个阶段。

战争初期,由于北伐军东路军的主力仍在福建,浙江战场兵力对比敌优于我。1927年1月初,孙军嫡系部队、浙军总司令孟昭月部以三师之众,在闽军周荫人的配合下,向驻富阳的东路军第二十六军的第一、二两师发起了进攻。由于敌众我寡,第一师虽经顽强苦战,仍不能击退优势敌人的进攻,被迫放弃富阳,向游龙、衢州方向退却。1月上旬,敌孟昭月、李俊义、刘宝题各部,分兵数路继续向游龙、衢州地区追击北伐军,对北伐军大有三面包围之势。面对敌军重兵合围,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一方面指挥各师转守为攻,放弃衢州,转移严州及其以西地区,在运动中击溃来犯之敌,先后占领了游龙、汤溪、洋埠、游埠等地;另方面致电北伐军总司令部,迅速派兵增援浙江战场。

1月中旬,东路军主力第一、第二、第十四、第十七各军相继入浙,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浙江作战进入第二阶段。此时,进入浙西的北伐军,左、中、右三路分兵,主动进击敌军。1月29日,浙军孟昭月从兰溪向杭州逃走;敌李俊义、周荫人、王淼各师向诸暨、浦江、桐庐仓皇溃退,至2月初,北伐军前后歼灭敌军2000余人,占领兰溪、金华、开化、淳安等城镇。2月3日,中路军占领了严州,随后占领桐庐;右路军进占浦江,继续向诸暨进军;左路军占领淳安后,主力向分水追击。

2月中旬,敌孟昭月从兰溪逃回杭州后,不甘心其失败,在杭州纠集各部,向北伐军疯狂反扑。孟亲临富阳督战,孙传芳派出卫队旅进攻桐庐,周荫人师在诸暨向革命军阵地反攻。国民革命军迎头痛击各路来犯之敌。15日克新登,16日克富阳,诸暨、余杭等地相继被北伐军占领,杭州为之震动。17日凌晨,孟昭月、周荫人、浙江省长蔡朴,率所部2万余人,仓猝离杭,退走嘉兴、松江。18日下午,北伐军克复杭州。在粉碎敌军反扑的作战中,北伐军俘敌官兵8000余人,缴获步枪6000余支,机枪100挺,大炮10余门。

与东路军主力第一、第二、第十四、第十七各军在钱塘江下游及沪杭线上追击敌孟昭月部的同时,东路军第四、五、六三个纵队,由闽入浙,分途向浙江南部的江山、处州(丽水)、温州兼程前进,占领这些城市,乘胜向浙江中部和东部推进。2月17日,东路军第五纵队进抵金华,18日占领绍兴。2月14日,东路军第六纵队进军临海(台州)、奉化,21日,占领了浙东水陆交通中心宁波,敌从海路逃走上海。东路军各纵队,在浙东绍兴地区胜利会合,至此,北伐军占领了全浙。

北伐军在浙江作战,得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在汤溪、兰溪作战中。中共杭州地委负责人、国民党省党部常委宣中华,组织省党部代表团随军行动,沿途组织发动工人、农民和学生,支援北伐军作战。孟昭月退出杭州时,沪杭铁路工人拆毁铁轨,破坏交通,造成敌军运输瘫痪。杭州工人和市民,组织了一支50O多人的纠察队,维持市内治安,清剿散匪溃兵。浙东各地农民,自动组织运输队,帮助北伐军运送军用物资。奉化农民自造土枪土炮,配合北伐大军,围剿周荫人残部。人民群众的支援,是东路军在浙江战场迅速胜利的重要原因。浙江克复后,为北伐军进攻苏、皖和夺取沪、宁创造了有利条件。

孙联军从浙江败退后,收其余部集结于松江、青浦、上海和苏州,并在苏、浙两省边境的嘉善、枫泾设置防线,与鲁军张宗昌部合作,妄图卷土重来,与东路军作最后的较量。

2月23日,东路军在杭州召开军事会议,制定攻取沪、宁和占领苏、皖的作战计划,决定:东路军第一、二、三各纵队沿沪杭线进攻上海;第四、五、六各纵队沿沪宁线攻取苏(州)、常(州);然后与进攻安徽的程潜、李宗仁江右、江左军会攻南京。

3月中旬,东路军第四、五、六各纵队,在沪宁铁路工人的协助下,首先占领了常州、丹阳,将敌沪宁防线中段突破,切断了上海、南京之敌的联系。北伐军在沪宁线上左右开弓,一路东进松(江)沪,夺取上海;一路西取镇江,与江右军会攻南京。

3月21日,东路军各纵队分途出击,分别占领了松江、青浦、苏州、昆山,俘敌2000余人,完成了对上海的包围。3月22日,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武装起义,消灭北洋直鲁军5000余人,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

当东路军在沪杭、沪宁线上节节胜利之时,北伐军江右、江左各军,向孙传芳、张宗昌的“安国军”发动了强大的军事攻势。江右军占领了皖省重要战略城市安庆、芜湖和当涂;江左军控制了合肥、六安和蚌埠。2月下旬至3月上旬,孙联军刘宝题,皖军陈调元、王普,湘军叶开鑫等各部,在安庆和皖南地区,相继更旗易帜,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分别就任北伐军的军长。这样,北伐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安徽。

北伐军东路军占领了上海、苏州、常州和丹阳,江右军收复了安庆、芜湖和当涂,江左军控制了皖中的六安、合肥和蚌埠,南京之敌陷于三面包围。3月20日凌晨,江右军总指挥程潜命令各纵队,向南京外围敌军各据点发动总攻,经过三天作战,摧毁了敌南京外围据点,扫清了攻取南京城的障碍。23日,紫金山下炮火连天,硝烟如云,程潜率江右军进攻南京。经过浴血奋战,24日上午,占领了历史名城南京。

上海、南京,是孙传芳反动统治的中心。北伐军收复东南五省和占领上海、南京,标志着孙传芳反动统治的覆灭。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