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继南京保卫战以后的一次大会战。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忆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
战局的变化及徐州大撤退
敌我双方经过互相寻求对方侧背作延翼竞赛的结果,我前线多数兵力投入了第一线。这时,苏北之敌已陷高邮、宝应,迫淮阴,并以一部由盐城、阜宁趋海州,转向新安镇方面郯城南下之敌会合,企图向邳县西进对徐州行战场包围。到5月上旬,敌复采取由徐州远后方实行战略迁回的计划,北面由济宁方面增加兵力向金乡、鱼台,并以敌十四师团渡黄河菏泽方面南下。在南面,敌由怀远方面增加兵力,以一股进陷蒙城,向永城疾进,企图以南北钳形迁回在徐州以西截断陇海路,彻底包围我徐州以东鲁南地区的部队。这时敌先后增援到达的部队已有10万以上。在战场出现的番号:在北面,除矶谷第十师团、板垣第五师团外,已发现有十四师团(土肥原部)、一○三师团、一○五师团、一一○师团及山下、酒井等兵团;在南面,苏北淮河地区除原有敌第三、第九等师团外,也增加了几个预备役师团的番号,一○一师团、一○二师团,一一六师团、一○七师团等各一部。很显然,这时我方投在鲁南地区的十多个军的大兵团,如果不迅速采取反包围或脱出包围圈的措施,就有在徐州地区受全部歼灭的危险。
4月21日改取机动防御调整部署的命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不仅没有执行,还把应该控制的四十六军投入码头镇地区陷于苦战。汤军团也不仅没有集结,一直在邳县以北地区逐渐陷入阵地战状态。到5月10日,当苏北之敌已到达陇海东段新安镇附近与由郯城南下之敌会师,并积极向邳县进出,企图由徐州东面我右侧背实行战场包围时,汤恩伯还不知死活,竟向蒋介石建议,准备以六个师的兵力对郯城南下之敌实行攻击。这自然是一个自投罗网的冒险计划,只能说明汤恩伯是一个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鲁莽汉罢了。
蒋介石这时没有接受汤恩伯的建议,而同意我们所主张的采取反包围或脱出包围圈的意见。5月10日作出的情况判断是:敌向徐州采取包围运动中,我应乘敌兵力分离且离开据点的好机会予以各个击破。第五战区应对鲁南残敌暂取战略守势,以优势兵力先行击灭超越淮河之敌。第一战区(平汉路及陇海中段属第一战区范围)应集中新锐兵团击破侵入鲁西之敌。这基本上是一个积极对敌采取反包围的决定,而没有作迅速脱出包围圈的打算,是我感到不够彻底的地方。因为我对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能力,始终采取保留态度。如果当时的部队在战斗和战术能力上果能完成战略所赋予的任务,则敌人在台儿庄附近时也好,在峄县、枣庄地区时也好,都有可能遭到彻底歼灭,何至于使敌能安全退却或固守待援呢?
现在各部队经过几十天的战斗,死伤相当大,虽然人数上还有相当大的优势,而就战斗力说,我很怀疑能否达成反包围的任务。何况根据5月10日的情况判断所作的具体措施,基本上只合乎我在4月21日时的方案。当时由于蒋介石的坚持,我也没有办法。
根据5月10日的情况判断于11日以命令指示第五战区:第五战区鲁南兵团应即抽调有力一部集结徐州备转用;其余除以一部在现地警戒外,适时变换阵地至运河之线以节约兵力(这实际是我在4月21日的想法)。同时将各指挥系统和部署酌为变更。当时决定抽调汤军团及归汤恩伯指挥的第二军(辖第三师、第九师)和一个炮兵团集结徐州,以后由汤恩伯率领至徐州以西的孤山集转为陇海兵团,负责击退由淮北北犯之敌。其余在鲁南地区的各部队,除已丧失战斗力的单位抽往归德(商邱)地区整补外,概归孙连仲统一指挥,在运河之线缩短防线固守,称为鲁南兵团。在鲁西方面,由第一战区以七十四军(俞济时)、第八军(黄杰)、六十四军(李汉魂)等部编为鲁西攻势兵团,由薛岳指挥,寻该方面之敌主力击破之。原在鲁西的部队由孙桐萱、商振指挥,迟滞该方面南下敌之前进,以掩护鲁西兵团(薛部)之集中和展开。这种部署说明当时除以薛岳和汤恩伯两兵团分别对由徐州以西实行南北钳形迁回之敌行反包围作战外,对鲁南方面只是阵地线,比4月21日指示较为缩短和后退至运河线而已。在具体措施上,基本上仍是4月21日指示的翻版,很难适合当时瞬息万变的情况。
这时,蒋介石对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在作战指导上和统帅部之间的分歧很担心。大约是5月11或12日下午,蒋突然给我一个电话,要我立即赴飞机场同他飞郑州一行。当我到达机场时,知道还有军令部次长林蔚同去。我们在飞机上曾对当时的情况有所研讨。蒋承认徐州的状况正处在危险关头,对5月11日的作战指示是否能贯彻执行很关心。我们进一步研究到,即使贯彻11日的指示,鲁南兵团在运河线的防守,能否保持到鲁西兵团和陇海兵团反包围作战的胜利,也还是问题。我当时还举出苏北之敌用在第一线的不过3000来人,淮北之敌也不过5000来人,竟长驱直进,如入无人之境,则陇海兵团能否迅速击破淮北之敌再转移兵力支援鲁南兵团作战也是问题,希望蒋作下一步的考虑。
飞机到达郑州已近黄昏,我们休息了一会,蒋介石马上找我和林蔚谈话,表示他对徐州的情况很担心,深怕李宗仁不马上执行5月11日的命令,则徐州后方联络线将被截断,以后就更不好办了。末了蒋介石很郑重地说:“我再三考虑,只有我自己亲自去徐州跑一趟,要李德邻赶快行动才好。你们看怎么样?”我估计蒋的本意就是自己不想去,否则,他领着我们一道去就是了,何必再问。因此我表示:“委员长亲自去未免太冒险,由我们去传达委员长的意旨就行了。”林蔚也跟着说:“只要我们去就行了。”蒋马上说:“你们两人去也好。
你们去同德邻说,这个是敌人的大包围,不赶快想办法的话,几十万大军会丢掉的。你们还要同各级将领讲明白,要他们贯彻统帅部的命令。只要大家齐心,首先各个击破淮北、鲁西方面的敌人,再对鲁南转移攻势,胜利是有把握的,有把握的。”他并说:“我已经叫他们准备了一列专车,那,你们马上就去。你们一路上也要当心。我马上通知沿途各站将领,要他们到车站来向你们报告情况。”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