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突变!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乘曹爽等人出城之际,率部将以迅雷之势控制京城,后将曹爽一干人诛灭。司马懿发起政变,理由是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三国志》),斥责曹爽不守辅臣本分,喧宾夺主,让曹芳居于客位,有名无实,跟其承受先帝临终顾命之时背道而驰。
司马懿历侍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是资深元老,经此成功政变之后,在朝中越发根深蒂固,威望日盛,势力越来越大。早在六年前,曹芳十二岁时就已经“加元服”,按理应归政皇帝,但曹爽没有放权。而今,曹芳十八岁,已是成人,司马懿不但没有归政之意,反而让曹芳册命其“为丞相,增邑万户,群臣奏事不得称名,如汉霍光故事”(《三国志》),他要学霍光那样不断把持朝政。
探索网配图
死了曹爽,硬了司马懿。平心而论,曹爽虽然聩庸无能,但他毕竟曹姓同族,手握军权,有他和司马懿制衡,曹芳心里还踏实些。如今,曹爽已死,司马懿独掌大权,天平的指针倾向了司马氏,曹芳正式沦落为傀儡。念及累受皇恩,特别是曹叡临终前对其有“御床握臂”(《资治通鉴》)之托,司马懿对曹芳还算优待;再者,吴蜀未平,霸业未竟,司马懿年事已高,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篡位。
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掌握曹魏实权,对曹芳可就不那么客气了。司马师的无礼和霸道,让二十出头年纪的曹芳内心憋屈。嘉平六年(254年)二月,曹芳与近臣密谋策划剥夺司马师大将军之职,结果流产。九月,亲信劝曹芳借机杀掉司马昭,继而逼司马师卸任,但曹芳“暗劣”,内心不强大,结果“已书诏于前,帝惧,不敢发”(《资治通鉴》)。司马师晓得后,已有废黜曹芳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