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客观来说龙涎元鼋不过民间谣传,从如今科学的观点看决无可能,古人不识科学,误记情有可原。但褒姒后来的事中还有一个大疑团,那就是自入宫以后从来不笑。幽王为博美人一笑可谓殚精竭虑,悬赏千金求有使美人一笑者,成语一笑千金即由此出。可褒姒就是不笑。后一大臣出招:点烽火台。烽火台一点,四方诸侯仓皇来救,乱糟糟一团,褒姒终于笑了一下,当时百媚俱生,周幽王喜的六神无主。这样的笑,只怕也是冷笑。
探索网配图
褒姒为何从来不笑呢?正如桃花夫人息妫,为保息侯子祀委身楚王,而终生不与楚王一言。楚人非常喜欢这位夫人,在其死后立了一座庙,称桃花夫人庙。褒姒连一笑也不与幽王,怎么可能是个妖媚惑主之人呢?剖析一下褒姒的生平,龙涎之说固是谣言,因史书没有其他记载,姑且以为是褒人姒大的女儿或养女吧。姒是褒国国姓,姒大并非望族,这点东周列国志中提及。从褒姒没有名字(因是褒国姒大之女故后称褒姒)这点看,已足够阐明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了。那个时代并非一切人都是有名有姓的,女子中更是只有齐文姜秦怀赢这样少数大族的娇女才有个名。姒大贪图金钱将女儿卖给褒君,那时褒姒才十四岁。人凡生有异者,过人之貌或过人之才,必有特殊性情。褒姒生具倾城姿容,而少小无亲,小小年纪就入宫嫁给一个老头子。如此身世难免自哀自怜,看淡世情。其短暂的一生中连选择的时机都没有,好像一件货物,更不用提什么自由。哀莫大于心死,其不笑概因世间无事可掩其悲。如后世之陈圆圆,被几个男人抢来抢去,还落个祸国殃民之名,幸有吴梅村先生为子立词正名。
其实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只是整个故事中的一个小情节。褒姒进宫以后,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宫心计,才最终有了烽火戏诸侯的时机。比如,褒姒进去后,只是一个最低级别的妃子,她要走的路很长,她需要从妃子登上王后之位,需要把本人的儿子扶上王位,所以她需要过王后申后这一关,需要与当朝太子宜臼斗智斗勇,需要与王后庞大的势力网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