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宋奇才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奇闻趣事!

2017年5月12日18:25:33野史秘闻681阅读模式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远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初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策论的标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喜爱,并引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本人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直至苏轼前来谒谢主考,欧阳修方问及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不由对苏轼的豪迈、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就连宋仁宗初读苏轼、苏辙的制策论,回宫后也喜不自禁地说:“朕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探索网配图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即就会传遍京师。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已经做了小官的苏轼兄弟又参加了制科考试(一种由皇帝亲身出题的特殊考试制度),这回轮到哥哥帮弟弟的忙了。此次考题有一道是:《礼义信足以成德论》,该苏辙弄不清出处了。哥哥赶紧想辙,只见苏轼假装发怒,朝监考官吏索要砚台,边拍桌子,边小声骂道:“小人哉!小人哉!”苏辙一听,马上明白此题出自《论语》的“樊迟学稼”注。这是孔子骂樊迟的一句话:“小人哉,樊须也!”结果,兄弟二人又双双高中。

奇才苏轼,不仅科考时对考官的发问应答如流,这两兄弟就连这么严肃的科举考试,作弊都作得那么高明,能不令人眼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