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李清照与丈夫成婚多年没子女,赵明诚竟然背着妻子纳妾。在青州屏居多年后赵明诚重新出仕,在担任知淄州(今山东淄博淄州区)后就背着妻子偷偷纳了妾。
后人评说李清照词用语明白晓畅、感情真诚,少用典事。但是在这首《多丽》,却是李清照词用典最多的一首。
上半阙先是以一连串的历史人物来拟花“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白菊,不象雍荣华贵的杨贵妃,也不象鲜艳妖媚的孙寿,不似偷情卖俏的贾午,不似搔首弄姿的徐娘。
这四人只是依托外貌而名重一时的,用他们正是为了反衬白菊的之美。将屈原、陶渊明直接与菊花比附,提出“风韵正相宜”,表明词人着力刻画的不是菊的外在美,而是它的风韵——风度与气质!词人欣赏的菊不艳、不俗、不媚、不娇,而是冰清玉洁、淡雅高洁的。菊花的色、香、韵,通过一连串的用典,跃然纸间、呼之欲出。
词的下片又连用两典,一是陈交莆于汉皋山下的艳遇,一是班婕妤因赵飞燕而失宠的悲剧,借此烘托白菊的多情与惋惜。
结尾部分,词人借用屈原泽畔行吟,陶渊明东篱采菊的典故,表达了对菊花的宠爱之情与怜惜之意。
“贵妃醉脸”:贵妃、即唐玄宗妃杨玉环。据《松窗杂录》记载:当时京师李正封咏牡丹诗中有两句云“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从此,“国色天香”成了牡丹花的雅号),唐玄宗十分喜欢这两句诗,一次曾开玩笑地对杨玉环说:“妆镜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则正材之句见矣。”贵妃醉脸,意思是说贵妃醉酒后,脸庞就象牡丹一样鲜艳动人。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