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饥荒的时候 为什么不捕鱼打猎?

2021年3月17日11:24:50历史解密67阅读模式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文章来自新浪历史博客。在古书的史书记载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对古代饥荒的描写,“干旱”、“饥饿”、“流离”、“到处饥饿”等恐怖场景,让很多历史读者读了心里热血沸腾,但也叫一些“聪明人”来拍脑袋:“古代的动植物资源那么丰富,

那么,古代饥荒中的“渔猎渡荒”思想靠谱吗?确实,有靠谱的时候。在各个朝代的饥荒季节,流离失所的人经常进入山区,以打猎捕鱼为生。最有名的是唐末住在嵩山的“山棚”,基本上就是全国各地逃难的流民。但更残酷的事实是,面对破坏力极大的灾难,“渔猎”的方法基本上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没用?明末大饥荒时,原籍陕西安塞县的官员马茂才在《竹书》中有一段自述:在马茂才看来,自己是在全国很多地方当官,或者是在辽东战场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见过什么样的惨景,但都是“没像看到的那么惨的人”。也就是说,即使是战场上血肉模糊的大山,也没有饥荒中的灾区那么惨:陕北大旱之后,简直是“草被烤焦了”,老百姓只能跑到山上吃树皮野草。当树皮杂草被吃光时,它们只能吃泥土。“再过几天,他们就会死于腹胀和下坠”.

在近代史上,保守估计清末饿死1000万人,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在直隶、山西、陕西等受灾省份。“村里都有”,整个村子都饿死了。也有“望地”的受害者。活人吃什么?先是苜蓿和柳叶,然后是杂草和树皮,家家户户“多年未见食粮者”。灾区的孩子都是又瘦又肿,让他们去钓鱼打猎?近乎疯狂。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所以,一旦发生这样的灾难,即使可以靠大山吃饭,大山里的动物大部分都会跑掉,尤其是在“草木枯”的干旱时期,河流会干涸很多。如果有鱼虾的话,怎么可能养得起这么多受害者?

对于饥荒中的人来说,“饿死”往往只是苦难的开始。先是鼠疫肆虐,大量受害者死亡,然后带来了大面积的鼠疫。比如明末大饥荒中的河南是“瘟疫”,开封府下的舞阳县在瘟疫中“死19”。荥阳县死人太多,以至于春天三月“路上没人”。然后就是持续的动荡。比如马宇才的家乡安塞,幸存的受害者为了生存开始“聚在一起偷盗”,然后一路去抢一路,“彻底抢了”.

当饥荒引发的动乱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震惊全国的是混乱。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下,周边没有饥荒的地区自然受到了无情的影响。或者以席卷明朝北部的“明末农民起义”为例,不仅灾区在动乱中成为血流成河,原本富饶的江淮地区也在一波战争和敲诈勒索中遭受重创。官员徐表头取道江淮入京,看到了当地“蒿满路,鸡犬无声”的惨烈景象。在这个春耕季节,他走遍了江淮的农村地区,甚至连一个种地的农民都看不见.

这惨烈的一幕让崇祯皇帝看到徐彪打得稀稀落落,他也一边看一边流泪。再哭有什么用?就连明朝也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倒计时”——。如果说饥荒就像一个王朝的伤口,那么“救灾不力”引发的各种恐怖就像各种激烈的并发症,一轮又一轮爆发,直到完全吞噬了这个王朝的生命。明朝的灭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所以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相对于“让老百姓捕鱼打猎”的馊主意,在“饥荒问题”面前,聚焦的是一件大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重视粮食安全”。

在这个问题上,从元末大饥荒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明朝,曾经是“弦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不仅延续了宋元时期的“常关”政策,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储备库”,不遗余力地储备粮食。晚年在位时,明朝有一个盛况是“富县仓多,赤腐不宜食”。甚至在“放粮救灾”方面,明朝官场也曾出现过“红线”,——官员未能提供救灾,可能被处死。如果灾情紧急,当地官员可以不请示,先开仓放粮。

丰富的粮食储备曾是明朝璀璨的“名片”。明末,拉达、利玛窦等外国传教士都记载了明朝“远比欧洲富裕”的繁华景象。即使万历十年的改革家张去世,明朝仍是“太仓粟能养十年”,只有太仓积粮“十年不能食”。理论上,这样的阿明王朝完全可以抵御任何饥荒。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取代明朝的清朝,也记住了明朝建国后“饥荒亡国”的教训

”不敢放松。特别是雍正年间时,经过“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改革,清朝的粮食储量达到了惊人的二千八百万石。乾隆皇帝登基后,更把储粮标准提高到了四千八百万石。追求“十全文治武功”的乾隆,在粮食政策上却无比务实,乾隆年间的救荒政策,不但彻底取消了官定利息,且有严格的“各省互救”国策,千方百计杜绝饥荒。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清两朝都曾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那么为何在其末世时,都出现了景象惨烈的“奇荒”现象呢?因为破坏“粮食安全”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就以明朝为例,虽然明朝历代帝王,都高度重视粮食储备,但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丰厚的储粮也成了官员眼中的肥肉,贪占挪用粮食成了惯用套路,就连一度遍布全国的“预备仓”,到了明末已彻底不见影,许多“预备仓”甚至改建成了王府。万历“亲政”的几十年里,由于他擅做甩手掌柜,明朝的粮食储备更是锐减,比如万历四十六年时,“天子脚下”的京仓,竟然就“仅有两年之积”,通仓“仅半年之储”。

外加明末商品经济发达,原本作为“产粮区”的江南地区,大批农田都改种了经济作物。而在全国各地农村,大批农民都扔下土地涌入城市,哪怕北京周边农村,也是“土旷人稀”,一批批农民进入城镇矿山谋生。粮食产量自然锐减,就算在经济富庶的苏松地区,明朝万历晚期的十年里,粮食价格竟不知不觉涨了一点六倍。表面繁荣下,已是巨大的粮食危机。再然后,就是明末大乱里,“缺粮”的晚明王朝,陷入到一轮轮困境里,直到灭亡。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晚清年间的“丁戊奇荒”,更是“人祸破坏粮食安全”的写照。在“丁戊奇荒”前的二十年里,出于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北方各省大片良田都改种了鸦片。比如在“重灾区”山西省,全省五百三十万亩农田,有六十万亩种上了鸦片,于是山西境内哪里产烟最多,哪里就“饿毙者多”。在山西境内大片“罂粟花”下,受灾百姓多达五六百万,“每日饿毙者何止千人”。丰厚的鸦片收益,喂饱了极少数蛀虫,也碾碎了清王朝的“粮食安全红线”。

这一幕幕并不遥远的景象,对比“灾民捕鱼打猎”的遐想,怎能不让人深深思考?

而比起那些让我们不忍直视的惨痛教训来,同样需要后人明白的是,无论身处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时代,“粮食安全”“饥荒”这些字眼,都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联合国最新的报告告诉我们:目前全球就有六点九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也就是说至少每11个地球人里,就有一个人正在挨饿。以这个意义说,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每一顿饭每一粒粮食,就是当下我辈的“粮食安全红线”。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皇帝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皇帝去了哪里?

燕王朱棣“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然而事后建文帝却不知所踪,建文帝到底去哪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犯了致命弱点:心慈手软。他的军队有好几次能够把...
历史解密:谈明代宫廷中的塑宦官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谈明代宫廷中的塑宦官

这里说的“整容”,并非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意义,而主要是指梳头、结发、修指甲之类。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十二月十五日,朱元璋降旨,颁布了许多禁令条约,其中有一条就是“梳头人止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