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时期诸葛亮几百年来一直缺粮

2021年3月30日23:03:32野史秘闻66阅读模式

为什么战国时期诸葛亮几百年来一直缺粮

诸葛亮缺粮是必然的。不然他怎么会发明木牛流马来运输食物呢?与战国相比,为什么诸葛亮在战国几百年的征战中粮食严重短缺?

先说诸葛亮北伐。诸葛亮进行了五次北伐,第一次是在公元228年。因马谡失街亭,蜀汉失地利,北伐失败;第二次是在228年冬,吴栋发动进攻,再次北伐,但因粮草不足被迫撤军;第三次是在229年春天。诸葛亮北伐成功攻占武都、尹平,达到目的,击退魏军;第四次是在231年春天。北伐是因为李延怕运粮不畅,诸葛亮被迫撤军。然而,这一次韩曙的粮草供应确实短缺;第五次是在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却在北伐战争中牺牲了,蜀军不得不撤退。

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只持续了第二次、第四次,第四次还是有李延个人问题。诸葛亮其实在第二次北伐后就知道粮食是个大问题,并打算解决,但是粮食不足也是蜀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设想与诸葛亮长期对峙,消耗蜀军粮草,让蜀军自行撤军。

至于战国七雄不缺粮,而蜀汉缺粮,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一:作战地点不同

战国七雄之间的战斗,大部分都在中原,就像五国伐秦一样,只到了函谷关。当时的三大国魏都是中原国家,粮食丰富,自然不缺粮。

另一方面,诸葛亮,北伐所战之地是秦岭。这种地形对蜀汉有利也有弊。好在是天然屏障,有利于保护益州。坏事在于秦岭之险,不利于运粮,一直困扰诸葛亮。

如《史记》记载,秦岭是世界上一大障碍。

第二点:运粮方向

秦国攻打秦国和蜀国,巴蜀之地在秦国治理后成为秦国的粮仓之一,但就像当时司马懿提倡灭蜀一样,司马懿认为:“得其地足传国”,“取其财足富民修兵”,“得蜀必引楚,楚必引天下统一”。

攻下巴蜀,不仅扩大了秦国领土,获得了粮仓,还集中力量形成了对楚国的侧翼包围圈,为水路伐楚提供了有利的形势。巴蜀的食物也是通过水路提供给秦军的,这样更方便,也避免了通过陆路运输食物。水路比陆路方便省力。

秦国用巴蜀的粮食只是为了给伐楚提供粮食,而蜀汉不同。诸葛亮北伐只能走陆路,面对险峻的地形。古代打仗,运粮是大工程,地势险峻更不利于运粮。而且诸葛亮出祁山,想先占权,增加了运粮路程。路程越长,运粮队伍的消耗越大,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越长。

古代讲究“兵马不动,粮运千里”的原则。此外,蜀汉很难将不到10%的粮食运送到前线。对于蜀军来说,粮食消耗远大于魏军,说白了就是蜀军的运输成本太高。

第三点:蜀国国力

诸葛亮北伐期间,蜀汉确实从夷陵之战中恢复过来了。但诸葛亮北伐前,刚刚平定西南蛮族,国内局势刚刚稳定。当时,蜀汉的人口约为一百万,但有必要组建一支军队

当然,诸葛亮也知道,毕竟民国时期蜀汉兵的实力只有曹魏的四分之一,所以诸葛亮想占领陇山,从而吞并合适的地方(即陇西),切断曹魏与陇右的联系,进而吞并合适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是天然的马场,也是部队屯田的好地方,大大节省了蜀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诸葛亮的想法从来没有出现过。

第四点:征战频次

诸葛亮六年五次北伐。难怪很多人说诸葛亮知道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想快点实现“复兴汉朝”的愿望!

但现实是诸葛亮北伐也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经济负担、国力下降、人口减少等。但是很多人说蜀汉的进攻是最大的防御,不知道诸葛亮是否这样认为。

与诸葛亮六年五次北伐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率明显较低。战国的总时间是254年,可以算作39次战争。另外,有些小战役,甚至一百场,平均两年半才打一次。而且这些战争在七国之间轮流进行,甚至涉及到战国七雄之外的小国,所以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率明显低很多。

战争的频繁程度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培养生活,提高兴趣的时间。蜀汉显然是超负荷了,而战国七雄则是休息后再战。

诸葛亮其实并不愿意北伐,这与当时自己制定的“隆中对”战略是背道而驰的。毕竟荆州对蜀汉来说太重要了,没有办法实现从荆州沿河北上的战略。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野史秘闻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诸葛亮三气周瑜说的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和“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 诸葛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