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夫人是中山国(首府卢奴,河北省定州市)人,是汉朝太保甄邯的后人,家里世代都有二千石大员。老爹甄逸混得不行,只做到上蔡县县令。甄逸生了三男五女,甄夫人是最小的女儿,生于公元182年的十二月。据说,甄夫人小的时候睡觉,家人们总仿佛看见有人将玉衣盖在她的身上。老爹甄逸去世时,甄夫人哭得感天动地,哭得绵绵不绝,搞得家里人都觉得很奇怪(甄逸去世时甄夫人刚三岁,所以家人奇怪)。有个看相的叫刘良,见到甄夫人,说,此女贵乃不可言。甄夫人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不和其他娃娃一道瞎玩儿。八岁时,外头有马戏表演,家人和姐姐们都上楼观看,只有她不去。姐姐们问她为什么,她说,这种东西岂是女人应该看的?九岁时,读书写字,过目不忘,经常用哥哥们的笔砚。哥哥们说,小妹啊,你应该学习女工诶,成天舞文弄墨的,难不成你想当个女博士啊(这是我看到的最早的挪噎女博士的段子,呵呵)!甄小妹却说:
我听说古代的贤女子,没有不学习前世成败作为自己镜诫的。不读书,怎么知道这些事情呢?
后来,天下兵乱,又闹饥荒,百姓们都把家里金银珠宝卖了买粮食。甄家是大户,粮食多,因此收了很多宝贝。甄小妹当时十余岁,对母亲说:
在乱世而多买宝物是很危险的。匹夫无罪,怀璧为罪。现在,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们不如给亲族邻里分发粮食,广施恩惠。
全家人都觉得甄小妹说得对,就按她说的做。
建安中,袁绍为二儿子袁熙娶了甄小妹。
关于甄小妹怎么成了曹丕的夫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魏略》载,袁熙为幽州刺史,长住幽州,就把甄氏留在邺城照顾老娘刘夫人。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刘夫人和甄氏都坐在大堂上,曹丕进来检视。甄氏害怕,把头伏在婆婆的膝头,刘夫人则以双手向曹丕行礼。曹丕说,刘夫人为何如此?让这个小娘子把头抬起来。刘夫人捧起甄氏的头让曹丕看,曹丕当时就呆住了,惊为天人,口水哗哗流,眼珠子瞪出二尺多长,心说,这个女女,我得得着!曹操听说之后,就让曹丕娶了甄氏。本年,曹丕十八,甄氏二十三。
《世语》上的说法更有些意思,说是曹操拿下邺城,曹丕先入袁尚(袁绍的小儿子)的府第,有妇人披头散发,蓬头垢面,站在刘夫人身后默默哭泣,曹丕问这女子是哪个,刘夫人说,这是袁熙的媳妇儿。然后,刘夫人帮甄氏挽好发髻,又把甄氏的脸擦干净,只见那女子姿貌绝伦,满堂生辉。十八岁的曹丕一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应,因为,他刚一离去,刘夫人就对甄氏说,媳妇儿啊,这下好了,咱不用担心会死了。
不久,曹丕纳甄氏,非常宠爱。
按照《世语》的说法,曹丕之娶甄氏,应该是中了刘夫人和甄氏的美人计了,呵呵。
《魏书》载,甄夫人非常谦逊低调,后宫但凡有人受到曹丕宠幸,她一定祝贺劝勉;而对那些没有受到宠幸的,也加以宽慰。甄氏经常劝曹丕说:
黄帝子孙繁茂,是因为妻妾成群,这才取得国祚。老公啊,你应该广播雨露,多生儿子啊。
曹丕听后,心头感慨,这个媳妇儿真懂事啊。
后来,曹丕想把正妻任氏休掉(从上下文看,任氏应该是曹丕的第一任正妻),甄夫人劝说:
任夫人出身名门,品德、相貌,都甩我们好几条街,为什么要休掉她呢?
曹丕说,这个婆娘脾气太大,为人又尖刻,从来不讲道理,我说什么她都跟我怼,必须打发回家。
甄夫人流着泪说:
妾受您的关爱,众人皆知。大家一定会认为,您把夫人休掉,是由于我的缘故啊,他们会说我为了得到您的专宠,而使手段陷害夫人。所以,我请您还是把夫人留下吧。
曹丕不听,休掉任夫人。
公元211年,七月,曹操征关中,卞夫人跟着,曹丕则留守邺城。卞夫人身体略有不适,甄夫人听说之后非常担心,却又无法早晚请安,心中挂念婆婆,于是白天晚上泪流不止。左右报告说卞夫人的病好了,甄夫人不信,说,婆婆在家的时候,生病的时间都很长,而这次好得这么快,是你们为了安慰我而说谎吧。后来,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康复了,甄夫人的心情才好起来。
公元212年,正月,大军还邺城,甄氏拜见卞夫人,一眼望见坐在那里的婆婆,脸上立即显示出那种因思念而憔悴、因相见而欣喜、泪光闪动、泪中带喜的感觉,满屋人的情绪全都被甄氏调动起来,卞夫人也被儿媳妇感动地流下眼泪,婆媳两个,情意绵长。卞夫人对甄氏说,我这次生病确实不重,十余日就好了,你看我的气色,还不错吧。然后对左右嗟叹说,这个媳妇儿真孝顺啊!
公元216年,曹操东征,卞夫人、曹丕,以及甄氏的儿子曹叡(即魏明帝)、女儿东乡公主,都随军而行,甄氏生病,留在邺城。
公元217年,大军返回,卞夫人左右见甄氏颜色丰盈,都很奇怪,问她说,您与两个孩子好久不见,不可能不想念啊,为何反而气色这么好哩?甄氏笑着说,阿叡姊妹跟着夫人,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六月,曹丕南征,甄氏留在邺城。十月,曹丕称帝,被封为山阳公的汉献帝刘协,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献给曹丕当小老婆,当时,郭女王、李贵人、阴贵人都受曹丕的宠幸,甄氏就感到非常失意,口出怨言。
于是,曹丕大怒。
公元221年,六月,曹丕遣使赐甄氏死。
读到此处,我都晕菜了!
前面一直说,甄氏如何如何贤惠,劝曹丕多宠幸美女云云,怎么突然又“非常失意,口出怨言”了呢?而口出怨言,怨到什么程度,竟然让曹丕大怒,赐她死呢?!
更古怪的是,《魏书》载,曹丕称帝之后,有关部门建议立皇后,曹丕就打算立甄氏,然而,甄氏死活都不肯当皇后,前后三次拒绝,态度诚恳而坚决。当时正是盛夏,曹丕就决定等秋凉之后再迎立甄氏,没想到,甄氏突然在邺城病死了,曹丕非常哀痛,下策书赠甄氏皇后印玺和绶带。
这什么情况?甄氏究竟是被曹丕赐死,还是病死的?
不光我迷惑,裴松之对此也很是不解,他评论说:
魏朝修史,如果有大恶,则史官干脆不记;如果是小恶,则没必要编谎话。因此,魏朝史书上对卞夫人、甄氏的那些个美言,恐怕不是事实。这些材料,《三国志》并没有引述,陈寿还是相当实在的。
甄氏的儿子曹叡,曹操非常喜欢,经常带在身边。曹叡从小就很聪明,聪明到让曹操惊诧的地步,有一次,曹操对曹叡说,你就是我家的第三世啊(我基於尔三世矣)。
公元221年,曹叡被封为齐公,公元222年,被封为平原王。因为老娘甄氏被赐死,所以曹丕并没有立曹叡为太子。《魏略》载,因为郭后无子,曹丕下诏,让郭后抚养曹叡。曹叡对母亲的死,始终耿耿于怀。既然老爹让自己认郭后为嫡母,曹叡没办法,只好对郭后尽为子之道,早晚问安。而郭后自己没儿子,对曹叡甚为慈爱。曹丕因为处死了曹叡的母亲,曾经考虑立另一个儿子京兆王曹礼为嗣,犹豫之间,一直不立太子。《魏末传》载,曹叡经常随老爹一起打猎,有一次碰到一头母鹿带着一头小鹿,曹丕射杀了母鹿,让曹叡射小鹿。曹叡不肯,说,陛下已经杀其母,臣不忍再杀其子。说罢,流下泪来。曹丕对儿子的表现甚为惊讶,遂决定立他为太子。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曹丕逝世,曹叡即皇帝位,尊卞太后为太皇太后,郭皇后为皇太后。又追谥母亲甄氏为文昭皇后。
我们再看看——郭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