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通过炮击金门这种特殊方式,巧妙击退了美国航母的威胁。实际上,炮击金门只是试探性、有限度的声东击西行动,意在掩护解放浙江沿海诸岛的准备工作。
1954年11月1日,解放军空军开始轰炸浙江大陈岛,海军出击浙江东部海面,一举击沉国民党军队“太平”号驱逐舰。美国人极为紧张,于12月2日与台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企图使中国“划峡而治”。为了表明中国人民绝不承认这一非法条约的坚定立场,毛泽东决定首先攻占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解放军炮击金门
千字文有言“心动神疲”,就是说一个人,经常心随事动,被事情牵着鼻子走,就会精神疲惫,而主动寻求突破,就会把握事情发展的主动权。
解放军炮击金门
当时,第七舰队正在这两座岛屿附近游弋。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配合作战,一举攻克一江山岛。第七舰队见状,只得灰溜溜地撤走。1月19日下午,解放军以凌厉的炮火轰炸大陈岛,国民党当局急忙向美国求救。美国只好让第七舰队再“回来”,美方紧急调动包括5艘航空母舰在内的近100艘战舰,出动2000架次飞机,加强对新中国的威胁。
1月30日,中共中央下达了解放大陈岛的命令。国民党军队无可奈何,只好在第七舰队的掩护下,执行早已制定的撤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