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爱国名将五年间两次率大军在上海血战日军

2017年4月7日12:49:37历史解密527阅读模式

是夜,张治中命攻击茜泾日军的部队撤出战斗,与在浏河的部队一起赶往太仓布防。增援茜泾战斗的五二二团在黑夜中向浏河挺进,中途得令转向太仓。

浏河一役,张治中的第五军所辖教导总队一部孤军死战七丫口,一六一旅一个营拼死抢夺茜泾营,五二一团苦战坚守浏河镇。将士们不畏强敌,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为求民族生存而战”。用鲜血和生命打破了日军包抄我国军队后路、合拢围歼我国军队的企图,为中国军队跳出日军包围圈、加强力量、持久抗战赢得了时间。日军司令官见再战已无决胜把握,被迫于3月3日发布停战声明,提出议和。

根据中国军队对日作战计划,3月3日下午,蒋光鼐总指挥电令张治中第五军各部队依次撤退并构筑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线阵地:令八十八师撤至常熟城集结待命,八十七师宋希濂旅撤至白茆新市之线、孙元良旅撤至石牌之线,军部进驻东唐市,独立旅第二团及军校教导总队集结于东唐市附近待命。9日,上官云相师长统率四十七师开抵常熟,由蒋光鼐总指挥拨归张治中指挥。张治中即令该师在常熟东北梅李镇、谢家镇、福山镇一带构筑数线阵地,并严密警戒沿江各要点。4月24日,张治中又奉南京发来的修正阵地的电令,命第五军各部占领自后塘湖经常熟至福山镇、鹿苑镇之线。布置妥当后,张治中率第五军军部及直属部队进驻常熟城。

随着一二八淞沪战事的渐趋平息,5月7日,蒋介石电令第五军复员:八十八师开驻武汉,八十七师暂驻常熟附近原阵地集结整理;18日再电令第五军八十七师及军校教导总队调京(宁)训练。

哀哀哭奠追悼阵亡将士

1932年5月28日,苏州城内,黑云低垂,雨细风寒。社会各界在城中的王废基公共体育场举行隆重的一二八抗日阵亡将士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志哀,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苏州城笼罩在悲壮肃穆的气氛之中。

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等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将领作为淞沪战场上的抗战主将参加了追悼会。

凝望着那缀满了朵朵白花的巨大松柏牌楼、挂在竹架上的无数挽联和堆积如山的花圈,张治中的情感如大河奔涌,难于自禁,泪流满面。他亲自准备了一篇祭文,哀哀哭奠:“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率同全体将士,敬谨致祭于我淞沪抗日阵亡将士之灵曰:呜呼!蠢彼岛夷,狼子野心,陷我东北,窥我沪滨。赖我将士,挞伐用申,迭歼顽敌,固我名城。贼来愈众,我志益坚,奋勇杀敌,一以当千。声震陵谷,气壮河山,撼山岳易,撼我军难。月黑庙镇,风紧江湾,剑光射斗,敌胆皆寒,再接再厉,载守载攻,追奔逐北,叶卷西风。敌弹如雨,敌机翔空,唯我将士,猛勇精忠,出生入死,成仁成功。洒血兮化碧,吐气兮成虹。呜呼将士,渺矣音容。仓皇戎马,诀别无从。梦萦回兮故垒,泪涕零兮江东。鹃啼兮声苦,花落兮飞红。呜呼将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子,泉台永隔,怆怀何已!我与君等,如兄如弟,仰事俯蓄,责在后死。呜呼将士,从此长眠!此仇未报,衷肠若煎。誓将北指,长驱出关,收我疆土,扫荡凶残。执彼渠魁,槛车系还,一樽清酒,再告重泉。呜呼将死,得其死矣!功昭党国,光耀青史。人生草草,大地茫茫,忠贞亮节,山高水长。呜呼将士,庶几来飨!”

带着无限伤感的心情,张治中悠悠地回到了南京。第五军既已复员,张治中恳切地向蒋介石请辞军职,获批准,遂重回中央军校担任教育长的职务。

留园运筹再举抗日大旗

自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并没有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首次划分了国防区域,要求“各区陆军应努力侦察本区内之地形,利用演习构筑必要阵地建筑交通道路,集积物资,完成作战之种种准备。”1936年2月,张治中奉命兼任京沪区的负责长官,拉开了他再度抗日的序幕。

张治中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为基地,在教育长办公室旁设置了一个高级教官室,以此为掩护开展工作,并派出两批人员,就国防工程建设和对民众组训两大问题,分别到京沪区各地去视察。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

半个月后,张治中把这个“高教室”移驻苏州。为了不引起社会的注意,先选定一个当时比较偏僻的地方狮子林作为办公场所。后因为机构扩大,工作人员增加,将机构移驻留园,并把机构名称改为“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

留园里的工作正是抗战前的准备。在张治中主持下,一些军人秘密到淞沪线、苏福线、钱澄线一带实习考察,测量、绘制地图,回来后在大桌上比比划划,暗暗构筑国防工事,调集部队秘密备战。在京沪区防御阵地中,有长江之滨常熟福山至苏州的吴福线、江阴至无锡的锡澄线;在吴福线前方,以昆山附近青阳港等河川为屏障,构筑了前进阵地;为加强京沪防御区与沪杭防御区的战略协作,又铺筑了苏州至嘉兴的苏嘉铁路。在沪杭区防御阵地中,还有乍浦经嘉善至苏州的乍嘉线和海盐经嘉兴至吴江的海嘉线。苏州成为连接京沪、沪杭两个国防战略区之枢纽。

张治中后来回忆说:“这个‘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直到‘八一三’前夕,外间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做什么的,敌方更是始终不知道。我所任的抗战准备工作得以从容部署,得力于这个秘密机构不少。”

1936年八九月间,中、日形势在上海开始紧张起来。张治中将第三十六师从无锡推进至苏州附近,八十七师由江阴推进至常熟福山一带,原在南京的八十八师推进至无锡、江阴,并秘密设计扩充上海保安总团数量。9月23日、10月4日,张治中先后两次就部队密令配拨和布防、防御工事构筑、交通运输保障等向南京国民政府陈述作战意见,并于11月初对第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地方部队、各县警察、江苏保安第四团及太湖水上之警备进行部署,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苏州地区进行。

忠勇坚毅带病再战淞沪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正在青岛养病的张治中立即中断治疗,速返南京,接受京沪警备司令官的职务,带病挑起了再度淞沪抗日的重任。

形势紧迫。张治中紧急调集部队加强上海及周边要隘的防务:在第二师补充旅到达苏州后,即令其一团化装为上海保安队,秘密入驻虹桥、龙华两飞机场,加强警戒;一团化装宪兵,开驻松江。又调江苏保安第二团接替浏河方面江防警戒,将原保安第四团集结于太仓附近,担任岳王市、梅李两区的防务。7月30日,张治中吸取九一八东北之役、一二八淞沪战役和长城战役的教训,鉴于上海保安团抵抗力薄弱,在苏州向南京国民政府发电建议:在“断定敌发动(战争)无疑”时,我军“似宜立于主动地位,首先发动,较为有利”。8月1日,张治中先后发布两篇文告,激励驻扎在京沪区的卫国将士,“期以忠勇坚毅,共迎行将到来之无限艰苦但必有无限希望的岁月”。号召京沪区民众“厉同仇敌忾之气,坚至死靡它之心,……共勉前程,共纾大难”,尽力与国军合作,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

1937年8月9日,日军官大山勇在虹桥飞机场与我守军冲突被杀,上海形势突然告急。11日晚上9点,南京国民政府统帅部电令张治中率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等部队开赴上海市区组织防御。张治中率部连夜离开苏州向上海挺进,在12日清晨占领上海。

8月13日下午4时,日军在虹口、杨树浦一带抢占有利基点后,突然以重炮向我闸北守军进攻。八一三事变爆发。8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日本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张治中也对外发表重要谈话,宣称“本军所部全体将士,与暴日誓不共戴一天。”“决与当年喋血淞沪、长城之精神,扫荡敌军出境,不达保我领土主权之目的,誓不终止”。

为抢得战争主动权,赶在日本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沪日军,8月14日至22日,张治中率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等部队对虹口、杨树浦的日军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驻上海的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日军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致使中国军队虽浴血奋战,但一直无法实现重大突破。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组建上海派遣军,增援上海。与此同时,张治中也被任命为第三战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淞沪附近的全军作战,总司令部设在南翔附近的一个小村中。

8月18日前后,南京统帅部获悉日本陆军两至三个师团增援上海。18日,蒋介石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并决定正在浦口至苏州间待命的第十八军进入淞沪战场。8月21日,蒋介石任命陈诚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此前,张治中统率的京沪警备军改编为第九集团军,继续担任围攻上海市区之敌;张发奎统率的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八集团军,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8月23日,日军第十一师团和第三师团开始在川沙口和吴淞登陆,陈诚指挥第十五集团军担任攻击登陆之敌。至此,战局已从虹口、杨树浦扩大到吴淞、宝山、罗店一带,遂真正演变为“淞沪”战役。8月25日,蒋介石调任顾祝同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统一指挥淞沪战役。中国参战部队已扩展到三个集团军以及空军和炮兵的主力,一场大战役的局面已初步出现。

8月23日,日军第三、第十一师团在舰炮密集火力掩护下,在狮子林、川沙口方面登陆。当时在狮子林、川沙口一带的江防守军仅第五十六师的一个步兵连。张治中紧急命令炮兵第十六团及六十七师全部输送至太仓与嘉定之间,连同第一师、第九十八师都划归十八军军长罗卓英指挥。为稳定军心,张治中冒着日军密集的炮火从南翔赶往江湾叶家花园八十七师师部,从市区正面战场抽调兵力,向狮子林方向前进,支援江防军的作战。8月23日深夜,张治中又从南翔出发,奔走在太仓与嘉定之间,与十八军军长罗卓英等商询抗击登陆日军的作战方案,24日到苏州看望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和他商酌问题,并借此向南京统帅部报告请示。因擅自离开作战司令部遭蒋介石误解,深感委屈。但仍然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情连夜返回总司令部指挥作战。

此时,日本第一批增援部队陆续抵沪,并于23、24日大举在浏河、川沙口、张华浜等处登陆,上海战场的形势迅速开始发生逆转。检阅战报时,蒋介石常常怒火中烧,对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和第九集团军张治中,颇多斥责和痛骂。

自8月13日至9月初,张治中肩负抗敌重任,在淞沪前线无分日夜地指挥策划,四处奔驰,得不到片刻休息,体力已疲乏到了不堪想象的地步,尤其是南京最高统帅部的误解,使他无法再支撑下去。9月4日,张治中亲函蒋介石,汇报淞沪战场自开战以来三周的作战经过与得失,恳切表示辞去第三战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职务,并荐贤自代。9月22日,南京最高统帅部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任命他为大本营管理部部长。

带着一身的疲惫,张治中离开了正在激烈战斗中的淞沪前线。在夜色苍茫中告别战友,他留下了热泪。

1937年11月,张治中任湖南省主席。12月,上海沦陷。

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但挫败了日军华东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日军短期征服中国的迷梦,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的抗战决心。张治中在淞沪抗战中的功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