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海军在福建马尾的战斗。当时,法国拥有9艘军舰,共计14514吨,摆在罗星塔的南面和东南,另有鱼雷艇2艘。还有两艘军舰在金牌、?头一带江面,阻止清军塞江封
马尾海战的教训
到福州一定要到马尾中国船政博物馆看看,特别想了解中法马尾海战,当年福建水师在船舰吨位基本旗鼓相当,又有陆基大炮支援的情况依然全军覆没,究竟是什么原因,认真看完展览,我的感想就六个字:船坚不如炮利!马尾海战血的教训:船坚不如炮利!
我们的舰造得像模像样,士兵也不可谓不勇敢,但舰上的火力装备却跟法国不在一个层面,我们大都还是射速慢的前膛炮而法国已经装备了能后膛连发的机关炮,可以瞬间扫清中国舰船甲板上的有生力量。
尽管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又有陆基炮台鼎力支持,而法国千里迢迢派来远东舰队不过大小十条军舰,同福建水师交战不到一个小时,就全歼了福建水师,还就势摧毁了马尾造船厂和两岸的炮台。。马尾海战血的教训:船坚不如炮利!
可以想象当年在马尾海战结束时的惨状,江面一定漂浮着大量这种福建水师的救生圈和兵勇的尸体。。
没有实事求是的历史观,马尾海战打成这种惨状,朝廷里还有官员坚称理论上是大清赢了,从没认真总结马尾海战血的教训,东拉西扯整整十年过去了,想不到接下来又爆发了中日之间的甲午海战,这次是北洋水师再次重蹈覆辙,又是全军覆没。究其原因,依我看,除了空谈误国外,还是那六个字:船坚不如炮利!
纵观人类战争史,没有哪次战争是单靠防御打赢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我们要想打赢未来的局部战争,不在人多也不在洞挖的多深,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研发的进攻型武器有没有过人之处。。
早期依照英法造舰技术制造出来的训练舰,有模有样!可惜凝聚了多少人心血的杰作挨上几炮就会沉入大海。。
船政奠基人左宗棠的真面目,如果他能把资金投到先进火跑的仿制研发上,或能改写我们近代屈辱的历史。。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