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太监 权力为什么那么大?

2017年4月25日23:06:22野史秘闻1,082阅读模式

明宣宗是个懒散皇帝,为了处理时间不够用问题,他将权利分为了“票拟”和“批红”两部分。

“票拟”也称条旨,指的是大臣替代皇帝阅览奏折,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置意见,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送给皇帝御览。

“票拟”的权利,不断由内阁大学士行使,他们用蓝笔将事情的处置意见写在奏折上,交给皇帝。

探索网配图

这样,皇帝就不用看完整个奏折,只对他们的意见进行批示即可,大大节省了时间。

当然,内阁只是提出意见,至于用不用,怎么用,还是皇帝说了算。最终解释权还保留在皇帝手里。

皇帝会用红笔将本人的决定写在奏折上,告诉官员该怎么办。这就是“批红”。

这样分配权利,既节省了皇帝的时间,进步了办事效率,又有利于权利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同时,和太监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明宪宗过于懒散,连“批红”都懒得做,专门设置了司礼监,将批红这样的国家大事,交给了太监去做。太监由此登上了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