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项羽在楚汉战争胜了刘邦 神州大地会是怎样的一个发展趋势?

2017年5月11日09:06:41历史解密556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相信都知道楚汉战争,而西楚霸王项羽是最终的失败者。如果项羽在楚汉战争胜了刘邦,神州大地会是怎样的一个发展趋势呢?

第二个趋势:中国会晚很多年才会出现大面积诛杀开国功臣的血腥暴力事件。项羽是贵族,爱面子、重承诺、有勇力、有霸气、更有自信,所以他不惧怕诸侯和功臣不服。田荣与田横曾因项梁事件得罪项羽,但项羽功成名就后并未对他们进行报复性诛杀。刘邦曾在函谷关和项羽发生冲突,但经项伯劝说,项羽不仅放过了刘邦,还册封他为汉王。不论是英布、彭越、还是韩信,都不曾死于项羽之手,更别说是龙且、钟离昧、范增等人。阅读完《史记·项羽本纪》,你会发现项羽几乎没有杀过任何一个异姓王和功臣。但是反观刘邦的作为,英布、彭越、韩信、臧荼等异姓王皆死于其手,就连樊哙和卢绾等与其穿一条裤子的功臣和其亲女婿张敖也差点人头落地。他们所有的罪名都是企图谋反和图谋不轨。刘邦在这方面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介草民登上帝位后的不自信与内心恐惧。从而没有受过贵族教育他采取了不讲规则、不守承诺、不择手段的方式进行血腥清洗。

刘邦为出生草根且不读书的中国皇帝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朱元璋就是他的翻版和升级。但凡是读过书且受过贵族教育的开国皇帝,很少有屠戮功臣的行为。比如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高祖赵匡胤。可见,人内心的自信源自于从小受过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

第三个趋势:对匈大规模作战或许会提前爆发,神州大地陷入水生火热之中。刘邦对匈作战以失败告终,但刘邦会认怂,立即改变对匈策略,由军事对抗立即改变为和亲送礼,一点都不尴尬的与匈奴称兄道弟。也正是因为刘邦的这种性格和策略,最终成就了汉朝后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辉煌时代。但是匈奴入侵的事件如果遇到了项羽,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我坚信,十分坚信的是:打!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继续打!如果谈对匈作战的军事水平,项羽的胜算肯定高于刘邦。项羽既然能用三万骑兵大破刘邦五十六万军队,说明项羽擅长使用骑兵。再加上项羽本身作战的勇猛,我相信项羽与匈奴交战的场面一定十分精彩。项羽能打是一回事,但是当时中原的国力是否可以支持项羽对匈作战,骑兵数量就是一个大问题。可是这些不是项羽考虑的范畴,有十万骑兵就带十万骑兵上,有一万骑兵就带一万骑兵上,骑兵打没了,就带步兵上,老子反正不服输不认怂,要不打到你服输,要不你打我自刎。我相信这才是项羽。可以想象,如果历史真是如此,项羽没把匈奴人干掉,神州大地早就又乱成一锅粥了,人民又会陷入水生火热之中。

虽然刘邦这个皇帝开启了杀戮功臣的不良模式,但是对于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老百姓不管你上层建筑怎么斗,我们只需要休养生息,国泰民安,老婆孩子热炕头。刘邦带给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是血,而带给百姓的却是热。如果项羽战胜了刘邦,要把他的倒车拉回来,又免不了通过一场场的生灵涂炭才能教会项羽一些政治道理。如果项羽战胜了刘邦,北边狼烟一起,神州大地又将遭遇血与火的洗礼。刘邦建立的汉朝,历经四百余年才亡。项羽如果统一了神州,又会走过多少年岁月?我情感上喜欢项羽,但是理性让我拥护刘邦,这就是我对项羽和刘邦的纠结之情。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