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驻军因“闹饷”兵变欲投红军的“六安起义”事件

2017年5月19日09:58:58历史解密1,050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凌晨4时许,突然枪声大作,杀声四起,全城一片混乱。原来,这是国民党驻军因“闹饷”哗变,部分队伍要去投奔红军。这便是震惊国民党政府的六安兵变。

经过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先把旅部搞掉,否则就不能控制全局。魏孟贤决定先找一营长,要他一起行动。一营长嘴上虽然说得好,满口赞成起义,可是不等到天黑,就偷偷跑到后方去了。魏孟贤得到一营长逃跑的消息,只好连夜去找一营副营长,一营副营长李鸿烈平时深受魏孟贤影响,思想进步,听魏孟贤一说,就答应了。当夜,他们就在二营营部商讨行动步骤,大家都认为三营营长是反动透顶,要起义必须扫除这个障碍。于是魏孟贤做出决定:一营突袭三营、旅部和县政府,二营攻打团部和混成旅旅部。行动计划确定后,魏孟贤立即派人去和红军联系,要求红军在他们起义时出兵支援。次日,得知红军已决定力量攻打新集,牵制敌人兵力,配合行动,魏孟贤十分高兴。魏孟贤布置就绪,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大家一商量,决定在12月29日夜晚,乘年关前夕国民党军官都在花天酒地的时候开始行动。

12月29日凌晨,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正是人们熟睡之时,魏孟贤令营部传令兵孔庆德通知一、二营到城南门万字会紧急集合。在雪地里,魏孟贤首先召集排以上军官会议,后在军人大会上号召说:“弟兄们,现在已经到了年关,可是上司还不发饷给我们,钱都叫旅长、团长扣了去存银行了,我们今天要去打倒这些强盗!”听到这些话,士兵们都听到心里,于是人人拥护,个个赞成,每个人的情绪顿时振奋起来。这时,一营副营长李鸿烈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说:“弟兄们,我们离乡背井,跟随这些大小军阀,南征北战,给他们创造了升官发财的条件,可我们还是奴隶般的待遇。有血性的,就起义投奔红军,参加革命。无血性的就散!”士兵们个个激动得异口同声地说:“干!”接着,魏孟贤又说:“战斗结束后,听命令再到这里集合,然后从苏家埠旁边过河,朝新集方向挺进!”这个目的地就是当时打土豪、分田地最热火的地方。大伙一听,心里都豁然亮堂起来:啊!当共产党去!

会后,大家分头行动。开完会,魏孟贤带领二营向团部摸去,刚走到团部附近,只听得黑暗里枪栓一响,哨兵高声问道:“什么人,口令!”魏孟贤从容地回答说:“年关!”然后转身向通信兵孔庆德做了个手势,孔庆德遂和另一个通信兵冲上去,捂住哨兵嘴缴下了哨兵的枪。部队很快进了团部,然后拥入各个营房,魏孟贤带着孔庆德一个通信班,朝团长的住屋摸去,团长杨慕铭正在熟睡,魏孟贤压低嗓门喊道:“快起来!”团长从梦中惊醒,慌乱地坐了起来。魏孟贤话音未落,那团长就伸手到枕边摸枪。通信班长不等他扳动机枪,猛地一刀戳到。随即,魏孟贤带人冲进副营长的屋子将副团长绑了起来。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