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驻军因“闹饷”兵变欲投红军的“六安起义”事件

2017年5月19日09:58:58历史解密1,217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凌晨4时许,突然枪声大作,杀声四起,全城一片混乱。原来,这是国民党驻军因“闹饷”哗变,部分队伍要去投奔红军。这便是震惊国民党政府的六安兵变。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正当中共六安中心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组织发动六霍地区全面武装起义的一触即发之际,七日晚发生了独山三区二乡农协会秘书何寿全和两名女农协会员被捕并被搜去农协会花名册的事件。

1930年冬,国民党第46师进驻皖西,参加对鄂豫皖红军的第二次“围剿”。该师有3个正规旅,两个警备旅。师长范熙绩因公离职,为统一指挥,命第138旅旅长陈众罕为前线指挥,指挥部及第272团驻六安城,团长杨慕铭兼任城防司令;警备第2旅旅部亦在六安城内。1930年12月,国民党第46师分3路向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主力集中地麻埠进犯。红1军集中主力,歼其3个多团,给敌以毁灭性打击。其残部退守六安、霍山城内,不敢复出。

1931年2月15日,已是农历除夕的前一天,然而古城六安却笼罩在战争与不安的气氛之中。夜里,北风凛冽,雨雪交加,人们早已安歇。凌晨4时许,突然枪声大作,杀声四起,全城一片混乱。原来,这是国民党驻军因“闹饷”哗变,部分队伍要去投奔红军。这便是震惊国民党政府的第46师138旅272团2营营长魏孟贤等领导的起义(史称六安兵变)。

1930年秋,陈调元接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指挥该师进驻六安、霍山一线,连战连败。此时,师长范熙绩因公离职,陈调元任命一三八旅旅长陈众孚为前线指挥,警备第二旅旅部、旅部兼指挥部及所属第二七二团残余逃回六安城。

陈众孚不甘失败,企图扭转败局。为了稳住军心,他一面笼络官兵,一面欺骗部说红军是刁民乱党匪类,烧杀成性,连伤兵也不放过。不过,陈众孚的谎言很快被事实揭穿。

原来,被红军捉去的国民党大批的俘虏都被红军放了回来,而且每个伤兵伤口都扎着雪白的绷带,脸色红通通的。大家一看这情景,都愣住了。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地问了一句:“红军怎么没有活埋你们?”一个伤兵听见了,马上挣扎着做起来,把红军待他们的好处都说了出来。这几句话,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大家立刻拥到他的身边。那伤兵继续说:“红军不但为我们医伤,还发给我们每人十块大洋,没有挂彩的也给了路费释放了。”那个伤兵越说越激动,说到后来,抽噎得说不下去了。一个兄弟疑惑地说:“为什么说红军杀俘虏呢?”那伤兵听了,马上回答道:“红军真是不打我们士兵,真是代表穷人的,我们缴枪给红军,红军不但不拘禁我们,反而优待欢迎我们,给我们路费,送我们回家。我们不应当同红军拼命,给那些王八羔子的长官拼命是不值得的。我们过去给人家利用了,打了许多仗,死了许多人,都不知为谁。”其他的伤兵也都异口同声地赞扬着红军。这样,红军优待俘虏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弟兄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议论起来。

当官的害怕这些消息传播,旅长陈众孚急得连忙命令马上把这批伤兵关起来,不让他们和其他人接触。可是,有不少人还是偷偷地溜进关伤兵的营房,向他们探视情况。三营营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团长,团长怒拍桌子,一面派人报告旅长,一面集合全团,叫三营营长随便拖出几个人,说他们散布谣言,犯了军纪,当众把他们狠狠打了一顿。后来,大家敢怒不敢言,谈论少了。

此时,二营营长魏孟贤和六连连长蔡凤玉等打入敌军内部的共产党员却乘机教育、争取士兵,准备发动兵变。魏孟贤是采取同士兵谈心互助、结拜兄弟等方式秘密开展兵运,团结和争取了一些青年官兵,发展了二连连长柴鸿儒、一营副营长李鸿烈等人入党,成立了党小组。同时决定利用年关闹饷,发动兵变。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简介: 凌晨4时许,突然枪声大作,杀声四起,全城一片混乱。原来,这是国民党驻军因“闹饷”哗变,部分队伍要去投奔红军。这便是震惊国民党政府的六安兵变。

经过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先把旅部搞掉,否则就不能控制全局。魏孟贤决定先找一营长,要他一起行动。一营长嘴上虽然说得好,满口赞成起义,可是不等到天黑,就偷偷跑到后方去了。魏孟贤得到一营长逃跑的消息,只好连夜去找一营副营长,一营副营长李鸿烈平时深受魏孟贤影响,思想进步,听魏孟贤一说,就答应了。当夜,他们就在二营营部商讨行动步骤,大家都认为三营营长是反动透顶,要起义必须扫除这个障碍。于是魏孟贤做出决定:一营突袭三营、旅部和县政府,二营攻打团部和混成旅旅部。行动计划确定后,魏孟贤立即派人去和红军联系,要求红军在他们起义时出兵支援。次日,得知红军已决定力量攻打新集,牵制敌人兵力,配合行动,魏孟贤十分高兴。魏孟贤布置就绪,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大家一商量,决定在12月29日夜晚,乘年关前夕国民党军官都在花天酒地的时候开始行动。

12月29日凌晨,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正是人们熟睡之时,魏孟贤令营部传令兵孔庆德通知一、二营到城南门万字会紧急集合。在雪地里,魏孟贤首先召集排以上军官会议,后在军人大会上号召说:“弟兄们,现在已经到了年关,可是上司还不发饷给我们,钱都叫旅长、团长扣了去存银行了,我们今天要去打倒这些强盗!”听到这些话,士兵们都听到心里,于是人人拥护,个个赞成,每个人的情绪顿时振奋起来。这时,一营副营长李鸿烈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说:“弟兄们,我们离乡背井,跟随这些大小军阀,南征北战,给他们创造了升官发财的条件,可我们还是奴隶般的待遇。有血性的,就起义投奔红军,参加革命。无血性的就散!”士兵们个个激动得异口同声地说:“干!”接着,魏孟贤又说:“战斗结束后,听命令再到这里集合,然后从苏家埠旁边过河,朝新集方向挺进!”这个目的地就是当时打土豪、分田地最热火的地方。大伙一听,心里都豁然亮堂起来:啊!当共产党去!

会后,大家分头行动。开完会,魏孟贤带领二营向团部摸去,刚走到团部附近,只听得黑暗里枪栓一响,哨兵高声问道:“什么人,口令!”魏孟贤从容地回答说:“年关!”然后转身向通信兵孔庆德做了个手势,孔庆德遂和另一个通信兵冲上去,捂住哨兵嘴缴下了哨兵的枪。部队很快进了团部,然后拥入各个营房,魏孟贤带着孔庆德一个通信班,朝团长的住屋摸去,团长杨慕铭正在熟睡,魏孟贤压低嗓门喊道:“快起来!”团长从梦中惊醒,慌乱地坐了起来。魏孟贤话音未落,那团长就伸手到枕边摸枪。通信班长不等他扳动机枪,猛地一刀戳到。随即,魏孟贤带人冲进副营长的屋子将副团长绑了起来。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简介: 凌晨4时许,突然枪声大作,杀声四起,全城一片混乱。原来,这是国民党驻军因“闹饷”哗变,部分队伍要去投奔红军。这便是震惊国民党政府的六安兵变。

团部解决后,魏孟贤率领二营,迅速向混成旅旅部摸去,但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一营在李鸿烈的带领下,出其不意,一举缴了三营的械,捣毁县政府,打开监狱,放出被关押的囚犯,击毙警二旅旅长陈孝思和旅参谋长,但枪炮声惊动了混成旅。旅部卫队马上紧急集合,抢先占了要道,魏孟贤与他们正面遭遇。混成旅的活力虽然不弱,可压不住魏孟贤兵变部队的愤怒的火焰。

次日拂晓,二营占领了旅部,旅长陈众孚在夺门逃跑中,其部下乘机大肆抢劫商民财物,趁乱逃跑。接着,魏孟贤就率领队伍,一边打一边朝一营方向靠拢。战斗还在激烈进行,四十六师原是军阀孙传芳的部队,战斗力本来不强,在独山吃了败仗,现在又从内部一搅和,便溃不成军,满城乱作一团。起义部队边打边喊口号:“快跟我们当红军去吧!不要在这里挨打受气了!弟兄们,快过来吧!不要替他们卖命了!”凡是听到喊话的士兵,都不再朝起义军开枪,有的还调转了枪口。

黎明,国民党援军赶到。魏孟贤在城南门紧急集合起义部队,且战且退,抄小路前往苏区。经三天三夜的行军,辗转到达麻埠。这次战斗,缴了一个营的械,打掉了一个团部和两个旅部,捣毁了县政府,打死了团长、旅长、旅参谋长各一人,打伤了一个旅长。不久,这支部队被编入红四军第十二师,魏孟贤被任命为师参谋长兼三十六团团长,柴鸿儒任第三营营长,李鸿烈任第一营营长。

六安兵变终于取得了胜利!

在六安兵变的影响下,国民党霍山黑石渡驻军、霍邱宋士科部等多次发生兵变,尤其在国民党军队几次“包围会剿”当中,敌军成建制的官兵纷纷投向红军,这次兵变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后来,六安兵变旧址被确定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2月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为砖木结构,始建于民国初年。为切实保护这一珍贵的革命文物资源,在旧城改造拆迁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莅临现场调研、协调,听取文物部门保护意见。文物部门及时启动对旧址的维修工作,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旧址抢救性维修方案,确保其原真性、完整性。同时,此项工程还得到地方部队的大力支持,工程总投资80余万元,地方部队支持30万元。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