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提到的“黑石号”是怎样一艘宝船?

2017年5月28日22:20:54历史解密1,503阅读模式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特意提到了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以此讲述古丝绸之路上各国交往的绚烂历史。

习主席所说的“黑石号”是怎样一艘船?它究竟装载了什么样的货物?它的打捞又有哪些故事?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多年前在东南亚工作期间,采访过相关展览和研究人员,就请他为大家讲讲“黑石号”的故事。

那是1998年的一个平常日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Belitung Island)的一些渔民,像平常一样潜水海底采集海参。那一片海域位于两岛之间,形状有点像漏斗,海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当地人生存的“饭碗”。不过,这一次渔民从16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的,却不只是海参,还有一个混身长满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

一个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奥秘就此被打开。

闻讯赶来的是一家在印尼从事沉船文物打捞的德国公司。这家公司所雇的潜水员经调查发现,海中有一艘沉没的古船,船上载有大量瓷器和金银制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随着打捞的进展,6万多件珍贵文物从海底“浮出”,其中90%以上为陶瓷物品,以湖南长沙窑的瓷器为主,还有河北邢窑白瓷、河南巩县的白釉绿彩瓷和浙江越窑的青瓷等,种类非常丰富。另外,船上还有30多件铜镜、30件金银器和18件银锭。船上发现的金杯,是极为罕见的唐代珍贵金器,展现了精美高超的工艺水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后来评论称,这是一次千年前“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这艘名为“黑石号”的船上载有大量长沙窑烧制的瓷碗,其中有一个瓷碗上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的印记。考古学家结合对其他器物的考证,确认沉船的年代为9世纪上半叶。也就是说,这艘商船在中国装载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后出发,在勿里洞附近海域触礁沉没,在海底已经沉寂了千年之久。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沉船文物的出水,引发了许多神秘问题:为什么“黑石号”会在远离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勿里洞岛附近沉没?按照通常海上丝绸之路航行路线,商船应当绕过新加坡,穿越马六甲海峡,但它却向东南方向行驶了600余公里。它是迷失了方向,还是被风浪吹得偏离了航线,或者是要去爪哇海的某个港口?

船上发现的精致金银器皿在中国国内考古中也十分罕见,有的甚至还成双成对。它们究竟是中国人送出的礼品,还是要运到阿拉伯国家的市场上去出售?为何船上的钱币不多?船上的商人以什么方式在中国进行结算?这艘船在哪里装上了最后一批货物?商船究竟想驶往何处?……船上的文物吸引了全球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上中国世界角色的丰富联想。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国2000多年前首次对世界展开贸易以后,就像蚌壳一样,时开时合。在唐代,蚌壳大开,且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一连串的发明让中国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