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夫子本是幼儿园园长?二者有啥关系?

2017年7月5日18:26:57野史秘闻850阅读模式

我们再看,前518年,已经三十多岁的孔子,还在继续充实本人的学问,他游学周之都城雒邑,“适周问礼”,作为访问学者来学习周之礼仪。同时,拜访了先辈大师老子,老子给了这位晚辈一通诚恳的教导。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有这么一句话:“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这句话其实是意味深长的,暗指孔子作为访问学者去了一趟周城,加上和学界名宿老子有过交流讨论,个人名声大了起来,所以等他返回到本国鲁国,他的私学开始有了起色,来找他求学的弟子多了起来;自然,收入也就添加了。从另一个方面看,司马迁的记载又明示我们,孔子办学真正有些规模,该当是在自周返回鲁国后,最少也是公元前517年。

探索网配图

假如这个推算没错的话,这时孔子年龄三十四岁,那我们再看看几位贤人这时都多大:颜回,比夫子小三十岁,即当时年仅四岁;端木赐,小三十岁,年仅四岁;闵损,小十五岁,当时十九岁;冉雍,小二十九岁,年仅五岁;冉求,小二十九岁,年五岁;仲由,小九岁,年二十五岁;言偃,小夫子四十岁,即此时髦未出生;卜商,小四十四岁,未出生;子张,小四十八岁,未出生;曾参,小四十六岁,尚未出生;原宪,小三十六岁,未出生……不好再一一罗列了,前面我们说过,除闵损和子路,弟子平均小孔子三十岁,而夫子以三十四五岁计,很明显,他是在带着一帮幼儿园的孩子在读书认字,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谓的蒙童;那么,夫子显然就是个幼儿园的园长或者幼教老师了?

孔子“患不均”是指“均田”而非“均贫富” 野史秘闻

孔子“患不均”是指“均田”而非“均贫富”

人们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患不均”论的,它讨论的是贫富差异的问题。笔者以为,这种理解是简单的,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读。 “患不均”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论语·季氏》中,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