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

2020年10月6日16:31:59历史解密142阅读模式

卢沟桥·宛平城

在距离卢沟桥头200多米的地方,有一座被厚实城墙蜿蜒拱卫的古城——宛平。宛平设县制已历千年,《今县释名》有云:北方沙漠平广,此地在涿鹿山南,宛宛然以为国都也。在古人眼中,这是一块堪称“国都”之地,也是一块希冀永平之地。

明代崇祯一朝,兴建宛平城,除高墙深壕外,城门只有东西两座,且均有瓮城护卫,瞰制卢沟、拱卫京师的用意十分突出。从地理位置来看,这里也称得上是咽喉命门:跨过永定河,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就是紫禁城;穿过宛平城楼,脚下就是通向北京城的街道巷陌。

宛平城开建300年后,古代军事卫所遭逢近现代热兵器打击,城墙上弹洞班班,弹痕累累。时在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军国主义野兽的血盆大口伸向了这里。

从此——

近代中国遭遇的外侮达到了极点,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绝大危险,命运岌岌可危。

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宛平驻军紧急奔赴卢沟桥

(2)

强盗总有强盗的逻辑,历史也有历史的法则。

先来看一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国内媒体的报道:

“北平郊外日支两军冲突,我军遭受不法射击起而反击,解除29军武装”;

“我军遭到射击,展开激战,敌方反复挑衅”;

“失去理智的支那兵乱开枪”;

“南京政府·全无和意”;

“态度极尽狡猾”;

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1937年《朝日新闻》刊发的报道

这些报道都源自一个叫《朝日新闻》的报纸。《朝日新闻》是当时发行量稳居日本报纸类前三位的综合性大报,最初在创刊之时,号称要“分辨世间的善恶”,并提出“劝善惩恶,引导、教化俗人、妇人。……虽儿童亦可一见而解其意”。

真是一副教化大众、启迪民智的“好面皮”!

那么,历史真的可以如此被亵玩?

一年之后,《朝日新闻》召开了一场“卢沟桥事件一周年回顾座谈会”。挑起“七七事变”的日本陆军少将牟田口廉也,步兵中佐一木清直、川本芳太郎,少佐岩崎春茂,大尉寺平忠辅,以及事发时朝日新闻社北京支局长园田次郎悉数到会,《朝日新闻》也特别派出记者跟会报道。

一木清直等人端坐台上侃侃而谈,大讲他们“奋起抵抗中国军队挑衅”的“英雄壮举”;《朝日新闻》记者则屏声静气、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一点“寻求人类公义”和“彰显皇军军威”的细枝末节。

实录刊发后,却引来不少日本读者的口诛笔伐。很多人认为一木清直等人的证言前后矛盾、不够自然。这也难怪,来看看参会的寺平忠辅在1937年写给一木清直的一封信中所言:

“大队长殿下,我方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演习状态驱使部队前进,敌方定会向我方射击。到时再断然反击岂不更好?”

谁是挑衅者?

谁又是战争的发动者?

明眼人一看便知。

再动听的说辞、再激动的调门,也难挡事实的雄辩、正义的慧眼。

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卢沟桥上的日本侵略者

(3)

山雨欲来风满楼。滔天阴谋的背后是恶魔狞笑的嘴脸。

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进程中,1937年绝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

此前六年,日军的铁蹄践踏了中国东北的黑土地,“九一八”的悲呼萦绕在松花江的上空;

此前五年,日军飞机呼啸飞过大上海,“一二八”的狂轰滥炸犹如尚在昨日;

此前四年,日军强占东北还不算,又将太阳旗插上山海关城头,长城烽火台上的浓浓硝烟并未完全散去;

此前三年,日本关东军导演的伪“满洲帝国”丑剧拉开帷幕,扶植“儿皇帝”以达到并吞中国东北的目的;

此前两年,日本军部撕掉面具堂而皇之染指中国华北,逼迫国民党政府仓皇签下耻辱的《何梅协定》;

此前一年,日本法西斯通过“二二六”未遂兵变,加大军部对内阁的控制,日本彻底走上了军国主义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的不归路。

如果再往回追溯——以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算起,日本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苦难已逾半个多世纪!

全面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屈辱不可再辱,抗争必须要争!

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攻占中国沈阳的日本侵略者

(4)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这是二十九军将士在1937年7月8日接到的司令部命令。

难以想象,写下“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9个字的二十九军指挥官,那一刻会不会流下热泪?当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尔之坟墓即吾之坟墓!

难以想象,接到“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9个字的二十九军战士们,那一刻会不会击掌含笑?当家园被毁、百姓遭殃,军人空留皮囊又待何用!

冰冷、严酷甚至带着一心赴死的偏执,却真真实实地喊出了中国军人百余年来最大气最雄壮最血性的最强音!

血性,中国军人从来就不缺。

喜峰口上,一人一刀、刀刀见血的二十九军大刀队砍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和豪气。

卢沟桥畔,大刀神威依旧。

7月8日下午,随着大刀队队长一声令下,队员们扔掉帽子,拎起大刀,奋勇出击。这是一次面对面的白刃交锋,血肉横飞间敌人纷纷溃退。

7月11日凌晨,大刀队在铁路桥与日军展开最后激战。一柄大刀、一腔热血,捍卫着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

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浴血奋战的二十九军大刀队

集合号一遍遍响起,大刀队队员无一人退出战场。两个多小时激战后,日军一个中队被全歼,而大刀队大部阵亡。

号声即军令。这一次,二十九军大刀队集体违抗了军令。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退出,也许自己是生;但卢沟桥、宛平城,乃至全中国,生的希望就少一分。

80年后,一位年越古稀的二十九军老兵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弹坑累累,火柱冲天,硝烟弥漫,耳边充斥着战友的怒吼,眼前是一个个倒下的熟悉面容……

二十九军大刀队队员慢慢都已远去,这段故事却久久地留存在人们记忆里,留存在卢沟桥头晓月残影那淡淡的一抹相思中。

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记忆永存

(5)

硝烟,烽火,屠戮!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紧要关头率先打出了全民族抗战的鲜明旗帜。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出宣言、训令、告同胞书,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和红军指战员反帝救国、对日作战,敦促国民党政府和军队救亡图存、全力对外。

东北沦陷之后,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发动群众,在东满、南满、吉东、北满等地创建了十几支抗日游击队,在深山密林中与日伪军周旋、斗争。

长征途中,每次重大会议的主题谈到“路在何方”,最后的结论都是继续北进。奔向抗日的主战场,成为红军长征道路上永恒不变的战略目标。

在遵义,冲出国民党重兵围堵的红军战士将“红军是民众抗日战争的主力军”、“欢迎白军兄弟拖枪过来当红军北上抗日去”等标语贴满大街小巷。

在两河口,毛泽东对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提出“党对时局应有表示,发表文件,并在部队中宣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在之后召开的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俄界会议上,北上抗日的既定方针指引着红军将士坚定地走在长征的道路上。

就这样,这支仅有几万人的红军队伍,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考验后,终于汇成抗日的铁流,成为拯救民族危亡的中流砥柱。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服从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和华南抗日游击队。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首战平型关告捷,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猖狂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和信心。可以说,平型关一战,正式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的伟大序幕。

在全面抗战的8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对日伪军作战共12.5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71万余人,其中歼日军52.7万余人,收复国土104.8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5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最前线。

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北上抗日

(6)

卢沟桥事变如泣如诉,全民族抗战如火如荼。

经过长达八年血与火的抗争、生与死的较量,中华民族付出了伤亡3500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的惨痛代价,最终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在人们普天同庆之时,《朝日新闻》又刊发了这样一则题为“和国民站在一起”的“谢罪书”。刊发时间距日本天皇签署投降书不足三月,非常耐人寻味。

这则“谢罪书”文字不长,被裹在密密麻麻的新闻报道中,乍看并不起眼。其中,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本次村山社长、上野董事长以下全体要职……在开战和战时,可以说是因为受到诸多限制,没能够尽到真实报道、严正批判的重要责任……集体辞职,以示谢罪。”

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兽行,令万千生灵涂炭,天地人神共愤。这样一则轻描淡写的“谢罪书”,一段躲躲闪闪的自我检讨,就能将鼓吹战争、美化战争、渲染战争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不能不说是《朝日新闻》报史上一个永远都抹不去的污点。

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1945年11月7日《朝日新闻》刊发的《谢罪书》

尽管如此,《朝日新闻》还算是有勇气承认错误,进行了些许反思,比起日本社会上上下下战后绵延至今对侵略历史的避而不言甚至大肆翻案,其态度不知要好了多少!

(7)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卢沟桥事变爆发80周年之际,我们在纪念、缅怀全民族抗战中舍身为国的先辈的同时,还要奉劝日本某些媒体不要重蹈当年《朝日新闻》的覆辙,切勿再打着“不得损害日本国际形象”、“维护民族自尊”的幌子,意图掩盖、抹杀、甚至歪曲80年前那段历史。毕竟,新闻良知是不能被所谓的“国家尊严”所绑架的。

我们更要正告那些妄图复活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奉行弱肉强食的强权主义,幻想通过侵略、征服来确立日本国际地位的右翼势力,不要再做白日梦了。卢沟桥事变虽然给亿万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也彻底唤醒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自强自立的民族意识。著名作家巴金1937年8月在战火纷飞的上海写道:“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全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这个‘整体’是一定会生存的。‘整体’的存在也就是我们个人的存在。”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一旦真正挺直腰杆站了起来,就永远不会再沉睡,永远不会再迷茫,将永远傲立在世界的东方!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
从奴隶逆袭成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皇帝 野史秘闻

从奴隶逆袭成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皇帝

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对美国社会有着极大的意义,说明了这个国家对于黑人的鄙视程度已经大大降低,有望达到人种平等。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奥巴马是欧美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统治者,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图集) 历史解密

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图集)

在中国,提起故宫,首先想到的是威严、壮观这样的词。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的“家”,故宫的规模自然不同凡响。但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民间院落规模不输故宫,你相信么?而且它还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它就是位于中国山西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