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2021年1月29日19:04:24历史解密92阅读模式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战争是坦克、飞机、船只和大炮的史诗般的斗争。我从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回来,在那里,他们从一个充满门洞和秘密入口的隧道里战斗。”——美国记者亚诺曼

”(冀中)素有中共平原根据地模范区之称。交通壕和隧道很常见,几乎所有的村庄都有地下设施。甚至相隔七八公里的三个村庄都是用隧道连接起来的。而且,农村人民有强烈的抗日意识,形成半农半兵的状态……”——《华北自治战》

通过以上两个材料,无论是战时的美国记者,还是战后的日本战争史作家,他们的立场和视角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真实”的问题上却很难达成“共识”。这说明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的隧道斗争给其盟友和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从筑城的角度来看隧道,它的出现成功解决了平原敌后如何处理“藏战”的问题。就设防而言,隧道不是唯一的斗争手段,而是当前形势下合理选择的结果。在本文接下来的几页中,作者将以冀中为例,对八路军在平原地区平原设防的演变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冈村宁次“新战术”带来了更多的村落防御战

八路军初到平原时,受地形、敌情和自身装备的限制,很少依靠固定阵地与强敌硬拼,对设防要求不高。但这种情况在1941年夏天开始改变。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今年7月,日本华北陆军司令Tada Jun调回国内,由原第11集团军司令冈村宁次接任。冈村宁次作为日本侵略者中著名的“名将”,上任后对华北战局进行了全面分析。他认为,要实现“为战争而战”的目标,就必须“摧毁”八路军在华北的抵抗基地。冈村宁次在前任推行的“笼子政策”的基础上,抛出了“梳扫”与“铁壁包围圈”相结合的新战术。所谓“梳状”扫荡,就是在扫荡的时候,一方面是纵深配备,另一方面是用密集的平行纵队在小范围内包围抗日武装,不断压迫对手,使他们无法从任何空隙钻出来;“铁壁包围圈”是指绝对优势兵力的集中,以宽阔的战线和巨大的纵深向四面八方包围“猎物”,最终将其歼灭。这些新战术最大的特点是,日军的攻击队形通常分为几层,第一次包围目标;如果发现八路军突围,立即进行第二次包围。很快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1942年5月,冈村宁次在冀中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在美丽的大平原上,经常会出现“日本兵并排向中心推进,连田野里的兔子都被赶着跑来跑去”的紧张画面。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对于冀中部队来说,无论是向外移动还是坚持在内部,都出现过许多遇到甚至被优势敌人包围的极端情况,如李家角战役(莘县,5.23,胜利)、北团战役(定县,5.27,失败)、雪村战役(苏宁,6.8,失败)、宋庄战役(莘泽,失败)日本战史作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承认“敌人行动迅速,一开始不容易俘虏他们,但意想不到的遭遇处处发生,

如果仔细研究以上例子,不难发现八路军在准备建市时遵循的一些规律:

抢占村落打防御战。,当八路军突然遇到强大的敌人,甚至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被包围时,最好的选择是占领附近的村庄,迅速修筑工事,准备战斗。战斗开始后,防御部队依靠村庄里的街道、建筑和简单的工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敌人炮火的杀伤效果。如果战斗持续到黄昏,指挥官可以利用敌人不擅长夜战的弱点指挥部队突围。应该注意的是,村庄的规模应该与部队的规模相适应。村庄太大或太小都不是理想的位置。前者防线过长,导致兵力分配不足,后者容易造成兵力无法搁置,容易被敌军炮火击毙的局面。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部队进入赶筑野战工事。,村庄后,不管敌人来不来,都必须立即修复工事。通常的做法有:靠村墙,靠村墙(当时北方很多村,

都围有土石质护墙以防土匪侵扰),如无寨墙,也可选择村边房屋的院墙,及村内坚固房屋进行重点作业。具体措施有,在墙上掏枪眼,把院落打通;并将街口用门板、大车、梯子、树木等杂物堵塞住。

从“筑城”角度来说,这些依托平原村落所构筑的野战工事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是利用、改造地形或以土木垒筑而成。这些村落工事的抗力较弱,但胜在结构简单,构筑迅速,不止一次帮助八路军在战斗中顶住强敌的轮番冲击,从而为最后突围赢得时间(少数失利战斗,多系指挥失误所致)。在这些依托村落快速构筑的野战工事,同样给对手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庄战斗结束后,日军独立第12步兵联队坂本支队的战报中也有“敌人在宋庄建立了坚固的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支队昼夜连续发起攻击”的字样。

通过临时构筑野战工事和采取适当战术,冀中部队主力最终钻出了冈村宁次所精心编织的“大网”。而那些留在当地坚持内线斗争的地方武装和民兵也顶住敌人的“三板斧”后找到了克敌之术。

一个被 “逼出来”的地道网络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五一大扫荡”后,冀中地区一度沦为敌占区。其形势之严峻,用“出门过道沟,抬头见炮楼;夜夜听枪声,天天跑敌情”这句话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但就是在这“敌后之敌后”,那些永不屈服的中国人创造了一种新型平原筑城体系,地道

早在冈村宁次就任华北方面军司令之前,冀中地区就有人在挖地道了。这里地处北平、天津、保定与石家庄等大城市之间,日伪侦缉队、便衣队四处乱转,见人就查“良民证”,还不时纠集兵力窜入附近村庄捕杀“抗日分子”。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很多人只好躲到村外的“青纱帐”(高粱、玉米等高杆农作物)里。最初,大家还只是在野外席地而卧,待敌情稍缓后返回村内。随着敌人骚扰的日益频繁,人们在“青纱帐”里的时间越来越长,经常彻夜不归。为了防风避寒,有人就地挖个浅坑,上面盖些秫秸杆或木板,再培些土甚至种点庄稼。也有些不大讲究的人干脆躲在坟墓里。但无论是就地挖坑还是睡在坟墓里,均是一种权宜之计。秋收以后,随着“青纱帐”的倒伏,这些简陋的藏身所基本被敌人 “剔抉”了。1939年冬季,蠡县一带开始有人在家中或院落里挖藏身洞。其长约3米,约1米高,上窄下宽,人钻进去后只能坐卧甚至蹲着,就像冬眠的青蛙一样,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蛤蟆蹲”(也有的地方叫“口袋洞”、 “地窨子”)。这种简易地洞最大的弊端是,只有一个出口,人在里面只能消极隐蔽,而不能战斗,一旦洞口被发现,里面的人只能牺牲或被俘。后来,一些彼此相邻的“蛤蟆蹲”开始被打通,洞口也就由一个口发展到两三个口。就这样,地道的雏形出现了。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分散性与自发性是这一阶段地道斗争的两大特点。当时,冀中领导层中间就否要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地道斗争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有的人反对挖地道,认为它“只能藏,不能打,一旦被敌人发现,只好束手待毙,因此地道是消极的,是右倾思想的反映”;另一些人则认为开展地道斗争符合“毛主席说的‘保存自己是为了消灭敌人’的原则,它是积极的,不是右倾保命。受了损失,说明地道不完备,应该设法改进,不能因为受损失把地道否定掉。”好在,这个争论并没有持续多久。1942年3月,冀中行署、冀中军区和冀中武委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这封信在号召全体军民全力推进地道斗争的同时,还对其构筑、战术、组织与领导等工作事项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封《指示信》发出去不久,冀中根据地就遭到了冈村宁次的摧残。但这位敌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所精心策划的攻势竟然会成为促使对手提高平原筑城技术的一个源动力。

在“五一大扫荡“期间,冀中7分区22团曾在无极县与定县之际的赵户村先后打了四场防御战斗。由于有地道作依托,守军四战皆胜。这个战果证明,地道不仅是个隐蔽所,还可成为一个战斗堡垒。而同期发生在北疃的悲剧(因地道口暴露,敌人灌入毒气后造成近千军民罹难)则提醒着着人们,即使有了地道,如果洞口少、下挖浅、地道长度短且不能连成片的话,仍不能有效保护自己。“亡羊补牢,尤为未晚”!现在,冀中的男女老少终于被动员起来了,几乎人人都在挖地道,几乎家家有洞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道被改造得越来越巧妙,既能够对付敌人的水攻、火攻、烟攻、毒攻、挖掘,还解决了吃饭、喝水、大小便、照明等生活问题。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从1943年底,冀中军民开始利用地道进行拔点作战,成功逼退敌据点碉堡600多处,同时恢复和发展了3500个村庄的政权。至1944年冬,冀中地区仅挖成的地道就有1.25万公里,堪称“地下万里长城”。

地道,不仅要能藏还要能打

由于位置和地形的关系,冀中根据地自1941年下半年承受的军事压力与日剧增。为了避免更大损失,冀中军区领导曾提出,可否将部队和机关暂时西撤进山,待形势好转后再回来。当这个意见转到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那里后,遭到了否决。他认为,眼下日军急于要把华北变成“以战养战”的基地,而盛产粮食的冀中更是其殖民掠夺计划的重中之重;又因为冀中是大平原,极利于敌人兵力火力优势的发挥,部队撤出后要想再打回去可就难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王耀南来到了冀中。这位“红色工兵专家”的任务是,在推广地雷战的同时帮助当地军民解决如平原防御的问题。王耀南来冀中的时候,正值这里的地道工作开始向自上而下、有组织推动的转型期。在实地考察了几个地区的地道构筑工作后,王耀南从阵地筑城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以便使其更符合实战需求。

经过专家的“技术指导”以及对既往战斗得失的认真总结,人们开始强调地道的战斗功能。结合后来的工作实际来看,其具体改进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出现了专供作战人员快速出入的洞口。最初,人们对地道出入口的要求是便于隐蔽,因此,洞口多开在屋里、炕上、锅台、夹道、院里、柴棚、牲口槽、鸡笼或井里等平时不为人注意的角落。现在,一种专门方便作战人员快速出入的洞口出现了。其位置一般处在可以攻击也便于防守的地形处,如村边围墙、沿街墙里、高宅房屋以及村外交通沟、树林、坟地等处。

主体结构上兼顾了坚固与通畅。地道洞身分为干线和支线。从平面形状上看,干线地道有“口”字、“井”字、“田”字、“中”字等。干线一般要从人口稠密、地形复杂且便于向村外转移的地方开始挖掘。具体作业时,人民在确保顶厚不低于1米(防止房屋倒塌)的前提下,进行地道挖掘。基于作战考虑,地道平均高约1.65米、宽1米,以战斗人员能持枪低身行走,两人相近时能侧身通过为标准。村与村之间的野外地道需要构筑一条以上,最好能成环形沟通各方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干线应从院落、闲场、墙壁、破落房屋和其他障碍物下面穿过,但不要顺着街道挖,以免被敌人抓住规律;干线地道不能平直而要稍微曲折,防止敌人进入后开枪射击。

地道支线主要用于户与户之间的转移,多为弯曲的蛇形洞或凹形洞,这种专供群众隐蔽的地道度约l~1.2米,宽0.6~0.8米。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健全洞内各种战斗设施 地道内设等指挥所、瞭望孔、射击孔、拉雷孔等战斗设施。指挥所应设在地道内适中的位置以便于对各个方向指挥联络和观察敌情;瞭望孔要位于通视最远、又靠近指挥所的地方;射击孔、拉雷孔则开在地面、墙基、屋顶等处。一旦洞口被敌发现,则用卡墙(口)、排水道和通气孔来防其灌烟、灌水、放毒;而翻板、陷阱、卡口则是为了消灭那些侥幸闯进地道的敌人。除此之外,地道内还设有安全室、休息室以及储备饮用水、食品和弹药的地方。

把地道与改造地形相结合 具体来说,是将地道、院落和房顶相通,堵塞街口、堵住门窗,在高房、居室、地道里掏好明暗枪眼,从而构成交叉火力网。再以野外地道为纽带,把地道、村庄、野外相联接。从筑城角度来看,这是一套以 “四好”(好打、好钻、好藏、好跑)、“五防”(防水、防毒、防掘、防钻、防火)、“三通”(天通、地通、院户通)、“三连”(村落地道、联村地道、野外地道相连)、“三交叉”(高房、院内、地道火力交叉网和村边、街道、地道火力交叉网)而著称的完整的阵地体系。

当这套平原筑城体系完成后,冀中平原的战场形势得到了彻底的逆转。哪怕没有主力部队支援,仅靠一群脱产半脱产的民兵也能将来犯之敌打得落花流水。如1945年春夏两季,清苑县的日伪军曾三次以优势兵力进攻冉庄。当敌情出现时,冉庄民兵按预先划分好的区域,进入高房、地堡、暗室、护村沟等阵地,依托工事痛击敌人。他们“打了钻,钻了再打,打后又钻,又再打”,攻则使敌人防不胜防,守则令其战无对阵。据不完全统计,从1942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冉庄民兵共进行地道战11次,毙伤日伪军96人,并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从村防到地下长城——:论抗战时期冀中军民的平原设防

从猝遇强敌时的紧急构筑野战工事到在敌人眼皮底下打造“地下长城”,抗日军民在兵力、火力占尽劣势的情况下,完善筑城技术的同时,成功地将冀中平原化作一座火阵,最终烧死了日本侵略者这头吃人的野牛。这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文/张岩松)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