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2021年1月29日19:12:24历史解密96阅读模式

随着民间抗战史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不再满足于国内史料,而是把目光投向海外的日本史料。由此可以得到日军的装备准备、战略动向、战役部署、日军视角下的作战记录,以及日军对中国军队的一些评价等。

其中,各路日军历史上获得的伤亡人数一直是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日军各单位一般都有自己作战和损失的详细记录,这种伤亡数据就成了相对可靠的证据。

接下来,作者结合官方报刊研究和共同牺牲文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对联合队历史上的伤亡数字进行了简要的可靠性分析。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作者购买的第一部联合历史

美国历史上的伤亡人数分为几类:

其实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日军联队、旅、中队记录的作战吉祥报告,是最直观的能反映某一战役的出动兵力、作战损失、弹药损失的信息。但是,捕获的记录应该仔细引用。毕竟日本的军事报告号称是世界上成果最好的。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第43步兵联队的历史引用了第22步兵旅的作战报告数据。据指出,战斗中有多达30名失踪人员,600人伤亡,仅缴获18支步枪

至于战斗报告中死亡人数的准确性,作者多次使用官方报纸和牺牲文件,得出数据相当可靠的结论。好的作战报告与官方报告的偏差,往往是由战伤和统计时效问题造成的,这是战时数据中常见的问题,不应解释为隐瞒或遗漏。

事实上,大部分统一历史是由老战友协会或前地区征兵单位独立编纂的。除了引用官方的军队编制、分发名单、战斗经历外,还包含了大量的个人短篇小说文章,有描写个人战斗经历的,有描写当地风土人情的,还有感伤的诗词和家书,其实都是集体记忆的大杂烩。

在这些个人记忆中,往往有一些战争伤害的线索。但是,这些回忆,毕竟是靠个人印象,其实也有不少偏差。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例如,在第42步兵团的历史上,忻口战役的损失被回忆为“44名将军(军官),1377名士兵,997名伤员”。其实这只是一个军人的个人记忆。笔者在查看了官方报纸和纪念文件后确认,新口战役中有44名军官死亡,1377名士兵是整个第5师的损失,而997人很可能是第42步兵团的战伤。

其实这很有可能是士兵混淆了师联队两次失利报告内容的结果。

二手记忆

另外,曼联历史上有很多二手回忆。比如中国军队驻扎屯的第三步兵团历史上,第八中队的内匠军三回忆说,“听朱中曹场说,齐要讨伐我军,打死96人,打伤14人”。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后来我对这个离谱的比例做了自己的推测,说“一般来说,一个死人对应三个伤员,而这场战斗中的死者占了大部分比例,所以战斗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这是典型的“二手”记忆。听说事件怎么样,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个主观猜测(当然内心工匠也参加了战斗,看到了从马车里回来的日本士兵的尸体)。与一手存储器相比,这种存储器经过二次处理后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打折扣。

根据作者的研究,在戚慧作战的日军中,约有40名战争死难者(根据官方报纸和纪念文件)和14名失踪人员(根据童伊利老师提供的亚历克斯文件)。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官方报告中有严重的疏漏

总之,个人回忆具有高度的主观性,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视为严谨的事实,需要其他材料的支持。

事实上,这种表格的可靠性堪比甚至优于战报。因为这些表格大多是在战斗结束后很久才统计的,所以战斗之间的区别很清楚,统计结果也相对准确。

签:标题]" />

如滨田联队秘史中,步兵第21联队在忻口会战和太原作战的损失表,做到了对每次战斗的区分(注,此表不含战伤死,战伤死为独立统计,依据官报,步兵第21联队在忻口会战期间战死战伤死约430-440人)。

表中可以看出,在下王庄战斗中,以第一大队为主的日军战死大队长以下180,伤380,而第一大队投入兵力仅有700余人,应该说是几乎全军覆没了。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更可以看到,步兵第21联队战斗祥报(战死330,伤723)上的死伤数据略小于战斗区分表(战死394,伤863)。其主要原因在于,战斗祥报的截止日期是37.11.2,这个时候忻口会战还没有结束,其隶属下各部队的损失统计也有时间差,因此存在一些损失没有纳入统计的情况。而战斗区分表格因为是很长时间后的统计,其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更强一些。

各个部队史的情况并不相同,有些部队史,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战死者名录,即每名死者的死因,死亡地点,死亡时间等信息;有些则只提供死者姓名,而没有其他资料;还有些联队史压根就没有死者名录。

对于联队史上的战死者名录,其准确程度也是各有差异。部分联队史死者名单依赖老兵的回忆,此类准确性就要差一些;而另有联队史编撰团队前往神社核对死者明细,这类的准确性就要高一些;还有些联队,因为经历多次复原,整合,再编成,人员关系较为混乱,提供的死者名单可靠性也是大打折扣。

准确的例子,步兵第42联队名单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经过核对,步兵第42联队的战死者名单极为准确,其数据与官报几乎没有差别。

相对准确例子,步兵第110联队名单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冈山步兵第110联队死者名单其实准确度也是不错的,但隶属不明、死因不明者偏多。

少量遗漏的例子,野炮兵第4联队名单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其实,野炮兵第4联队在华北一共只战死了8人,但联队史上只出现了7人。经过核对,遗漏为37.9.7负伤后死亡的前田上等兵。当天,日军突击队在大桥上(地名)触发连环地雷,当场负伤11人。

大量遗漏的例子,中国驻屯军步兵联队名单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中国驻屯军各步兵联队战死者名单,应该是所见名单中,遗漏最严重的了。以上图为例,死者名单中仅记录齐会作战死者不足10人,远低于官报和亚历文件(50-60人)以及联队史回忆(96人),显然出现了海量遗漏。

另外,在中国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名单中,居然将该部在中国战死的第一个中队长都遗漏掉了。

日本统一军历史上的伤亡数据真的可靠吗?

古市嘉秀是该联队第六中队长,在37.7.28回援丰台的战斗中被29军击毙,然而为何联队史名单却没有记录,连内页中也不见其姓名。

原来,中国驻屯军本身并非依照日军的乡土部队的原则组建的部队。驻屯军各部都是从关东军部队抽调而来,例如这个第六中队,就是从第10师团步兵第10联队调配过来的。由于没有了乡土纽带,那么联队史就只能靠幸存官兵的回忆进行统计,恰巧编纂者中又没有当年第六中队的人员,因而造成了此类尴尬的结果(笔者推测)。反倒是在步兵第10联队史中,有该中队在平津地区作战的描述和三名死者的姓名。

因此,联队史中的死者名单,也不是完全可靠,甚至其平均可靠性并不高于个人回忆,也是需要其他相关资料的进一步佐证,独立使用存在较大风险。

从以上分析来看,联队史中日军损失数据的可靠性不一,可靠性整体情况是:

战斗区分表格 > 战斗祥报 > 个人回忆

而战死者名录,依据不同部队史,其可靠性又有所不同。

因此,研究日军的战斗损失,不能仅仅依赖于某本部队史,或某页日文材料,必须有多方面研究的互相支持,才会有较为准确的结果。(转自知乎作者:Jin)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