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将军与郑板桥隔空握手

2021年2月2日11:55:11历史解密78阅读模式

按:郑板桥是18世纪的中国士大夫,格兰特是19世纪的美国将军兼总统,两人既不同时,也不同地,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中,难道还会产生啥联系吗?确实产生了。两人(严格地说,是郑板桥与格兰特家族)在对待墓葬问题上,竟然不谋而合。且看他们做了些什么——

格兰特将军与郑板桥隔空握手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1822—1885)出身行伍,南北战争时曾任联邦军总司令,率领北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他于1869—1877年担任两届总统,仍保留上将军衔。卸任后,又周游世界,并于1879年访问中国,在天津受到李鸿章的接待。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格兰特此时已经去世。李鸿章特意到他的陵园致祭,敬献花圈。

该陵园位于纽约哈德逊河畔,主体是一座希腊神殿式建筑,上圆下方,巍峨耸立。园内草坪宽阔,嘉木葱茏。其中有三株银杏树,传为李鸿章所栽,并有铜牌说明;据考实为李氏到访第二年,由中国使者杨儒补栽的。

格兰特将军与郑板桥隔空握手这里要说的,其实是陵园的另一景观。原来,园中距格兰特主墓室不足百米,还有一座小小坟墓,里面埋着一个不相干的孩子。此子于1795年不幸夭折,葬于此地。后因家族败落,土地出让,孩子的父亲坚持在契约中写明:希望永久保留此墓。

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块土地几易其主,最终为格兰特家族购得,建起陵园。不过依契约规定,这位大将军、大总统的陵园里,依然保留了这座孩儿坟。两者成为邻居,在其后的130年中,被人们一同祭扫,不仅是一道永恒的风景线,也成为一段百说不厌的佳话。其间寄寓的,是一种人人平等的理念,以及铁打铜浇的契约精神!

这样的人文精神,在东方有没有呢?近读《郑板桥集》,发现郑板桥所行一事,与此同出一辙。

格兰特将军与郑板桥隔空握手事见板桥家书《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收信人是郑板桥的堂弟郑墨。信中说,郝家庄有一块“墓田”,从前自己的父亲想买下来,但因界内有一座无主孤坟,父亲不忍“掘人之冢以自立其冢”,因而作罢。板桥在信中嘱托堂弟:你去打听一下,这块地如果还在,就帮我买下来,将来可葬我夫妇。至于那座孤坟,切勿刨掉,刚好给我俩做个伴。不但不刨,还要“刻石示子孙,永永不废”。信中还要求后世子孙清明上坟时要同时祭奠此坟,定为常例。

郑板桥并非不迷信“风水”,但他认为,只要存心良善,“虽有恶风水,必变为善地”。而他购地存坟的举动,正是为了继承“忠厚”家风。——郑板桥此举,要早于格兰特一百四五十年,相当于六七代人的光景!

郑板桥(1693-1766)名燮,是清代有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不但诗做得好,竹子画得妙,思想言行也不同流俗。他有十六封家书存世,大多是写给堂弟的。板桥在外做官,家中买地造屋、春种秋收、存恤亲友、教育子弟,全都委托给堂弟。家书内容无论务实务虚,都是肆口而发,无拘无束,颇能启人深思。

格兰特将军与郑板桥隔空握手就拿子弟教育来说吧,板桥对堂弟说:“余五十二岁始得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恻(诚恳厚道,富于同情心)……”

家中办起私塾,板桥颇有感慨。他说:富贵人家特别重视延师教子,可是学有所成的,往往是那些附学的贫寒子弟。他甚至怀疑,是否“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开通慧窍)乎”?他说:“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指附学的成绩优秀的孩子)有成,亦吾大愿也!”

这并非几句漂亮话,板桥在家书中反复叮嘱堂弟:家中的纸笔墨砚,要不时散发给贫寒同窗。有那贫家之子、寡妇之儿,往往想要十几个铜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十天竟凑不出来。遇上这情况,要“无意中与之”——自然是考虑到对方的自尊心。

他甚至叮咛:遇上雨天,要留贫寒子弟吃了晚饭再走,临走时别忘找双旧鞋给他们换上,“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为自家子弟考虑到这一步,已属不易;替别人家孩子设想得如此细密,真可谓菩萨心肠了!

格兰特将军与郑板桥隔空握手当然,对待自家孩儿,他也并非放任自流。不过他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他不问儿子学习如何,只是教他学会尊重人,说你在学堂年龄最小,对同学,年长的要称“先生”,稍次的称“某兄”,不得直呼其名;对老师更要尊敬有加。

对待不读书的“底层人”,又该怎样?郑燮在家书中说:仆人的儿女也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让儿子欺负他们。有了“鱼飧果饼”,要分给所有孩子,让他们一同“欢嬉跳跃”。反之,“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后人评价板桥,总把他归入“畸士”之列。其实稍加探究即可看出,他的一切言行举动,始终不离儒家仁恕之旨。儒家思想的核心,无非是将心比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些道理人人会讲,但切实去做的,却少之又少。板桥偏偏要身体力行,难怪被流俗视为异类。

儒家仁恕观念的确立,已有两三千年历史,老是真老,但并不陈腐;你在世界任何文明体系中,都能找出几乎完全相同的表述。——从郑燮(1693-1766)与格兰特(1822-1885)家族对待无主孤坟的态度,即可窥见一斑。

(本文初刊于《教师月刊》2020年11期,有改动。本博客文章均为首创,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插图来自网上,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