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京剧诞生之前,昆曲是独霸戏曲舞台的大剧种,属于“雅乐正声”,受到皇家的保护,士大夫的认可。可是昆曲词句典雅深奥,行腔婉转纡缓,剧本又长,一个戏要连演好几天,老百姓不耐烦听。他们喜欢听“乱弹”,无论哪种声腔,全都有着共同特点:唱词通俗,剧情火爆,旋律或高亢、或悠扬,剧本也是短小的,无论悲喜,当场有了结局,最合百姓的胃口。——而一个好的演员,既能唱文戏,也能演武戏,高雅的昆曲也能唱,大众化的乱弹也能唱,自然是到处受欢迎!

有个叫曹月娥的,听名字像女人,其实是个纨绔子弟。他听见门外锣鼓声,跑出去看热闹。见一对夫妻唱花鼓戏,便把两人领进高墙,让他们唱曲子。女艺人上来先唱了一首《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惟有我家没有得卖,肩背锣鼓走街坊……
◎凤阳:今安徽凤阳县,属滁州市。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下文的“朱皇帝”即指他。
曹月娥嫌唱得不好,女子只好再唱:
【花鼓曲】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开赛不过了他。本待要采一朵带,又恐怕看花的骂。本待要采一朵带,又恐怕看花的骂。

这出《花鼓》接下来的情节喜中有悲:曹月娥借口给钱,对女艺人动手动脚。男艺人察觉妻子有异,错怪妻子与人调情。夫妻俩当街争吵,妻子把鼓一抛,委屈地哭起来。丈夫心软了,捡起鼓,见里面滚出刚刚讨来的银子,只好笑着赔不是。女艺人唱道:“被人嘻笑元(缘)何故?只为饥寒没奈何!”二人在台上摆了个造型,手指前方,又要“转过这胡同,再唱莲歌”呢。

《茉莉花》链接:https://haokan.baidu.com/v?vid=12751829066370456348&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节自拙著《姥姥家里唱大戏:讲给孩子的戏曲故事》,彩印插图,上下二册,当当、京东及新华书店地面店均有售。图片来自网上,谨致谢忱)


管子为啥不准富户做鞋、种菜?
拙作《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入选2020年度“中版好书榜”
历史上有“唯恐百姓不饮酒”的朝代吗?
墨子说:城头别忘了设厕所
最“贵”的鞋样子用《永乐大典》剪成
中秋出新书:《银字水浒传:英雄谱里的历史擦痕》
出了新书:《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
拙作《姥姥家里唱大戏:讲给孩子的中国戏曲故事》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