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军阀动辄派兵数十万 而萨尔胡却很难派兵数十万?

2021年4月21日15:49:10历史解密55阅读模式

为什么战国诸侯动辄出兵几十万,而萨尔浒出个十几万人都费劲?

如果把明末战争史和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战争史对比,很多“军票朋友”经常感慨的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明朝为什么兵力那么少”?

比如那些“战国争霸”的“国家级”战役,那些遗址都是明朝“几大行省”的“战国英雄”,战斗的规模大得吓人。比如秦赵长平之战,作为战国“二胎”的赵,先后投入兵力40万。然而,在长平之败后,赵的四十万大军被打入九年后,赵仍能调动二十五万大军攻打趁火打劫的燕国。

为什么战国诸侯动辄出兵几十万,而萨尔浒出个十几万人都费劲?

这里在战国的“大哥”秦国,军队往往是“随你怎么说”:秦国灭楚之战,第一次用了二十万军队,有名的王建不够,后来证明确实不足。第二次花了60万,楚国规模差不多。双方加起来有几百万军队。后人有多少“战国迷”会在阅读这个巨阵的同时感到震惊。

相比之下,明末战争的规模可以寒酸得多,也是影响国家存亡的战争。但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境内的生产人口与战国时期的明朝相差甚远,但使用的士兵数量却很少:比如素有“明朝第一仗”之称的萨尔胡之战,面对后金可汗努尔哈赤的高调叛乱,战前的明朝发现自己,

《小夜曲》的这种困境并不仅限于萨尔胡。比如被誉为明朝“帝国最后的荣耀”的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的明军兵力只有4万人,只是侵华日军的五分之一。第二阶段兵力增加数倍,最多增至7万人,仅为当时侵华日军的一半。明朝作为朝鲜的“主权国家”,在这场战争中一直处于军事实力的劣势。甚至在明末崇祯年间,在关乎大明存亡的晋松战争中,明朝集结了“九面”精兵,总兵力只有十三万,与对面的清军基本相当.

为什么战国诸侯动辄出兵几十万,而萨尔浒出个十几万人都费劲?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首先,这两个时代的征兵制度和战斗成本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征兵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郡县征兵制度”。几乎每个被统治者直接控制的县的家庭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普通男人也是长期服役,一般是十五到六十五。在此期间,无论做什么,只要有战争,都要上战场。比如楚国的司马昭,经常向齐国的官员夸口说:“我们防区的青壮年把三十万军队撤出来不是问题,要做好打仗的准备。”

在战国时期的战争中,这种“吹嘘”往往是“成真”。比如《云梦秦简》记载一个士兵从十五岁开始服兵役,一生服过三次兵役左右,现在还是少数。在秦赵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急中生智的秦,把十五岁以上的年轻人都收编进了军队。

当然战斗成本不同。现代考古发掘证明,战国军队的装备水平通常比较简陋。就最强大的秦军而言,士兵除了盔甲外,还需要自带衣服。根据睡虎地出土的信件,一名秦士兵写信给他的父母,要求他们出钱买衣服来御寒。其实这样的“招”“费”在战国时期就是“几十万大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比之下,明朝的基本军事制度是“禁卫军制度”,全国有“内外禁卫军”800多处,“千家万户”,都有名下的土地,部分驻扎在此的士兵务农、驻扎,成为世代当兵的“军户”。明朝的“军源”就是从这里来的。就像战国时期动辄“招兵”老百姓当兵这件事,战国时期很正常,明朝基本上不可想象。

而且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作战成本也不同了,更不用说火器、弩等“技术装备”,也就是士兵的日常盔甲,按照明朝官方的规定,明朝士兵所穿的“蓝布盔甲”的重量是24到35公斤。战国时代比不上这种单一的运营成本。

为什么战国诸侯动辄出兵几十万,而萨尔浒出个十几万人都费劲?

但即便如此,每一次明末的“那么少兵”,还是说不通。毕竟,明朝的社会生产与战国相比是前所未有的进步。明初耕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明初税收和粮食收入在宋元时期翻了一倍多。明初,官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明中叶,仅山西阳城一地的铁产量就是明初山西的七倍。这种空前发达的社会生产,完全可以养活更多的常备军。

而且纵观明朝中前期的战争,我们会发现明朝也有“兵多”:更不要说明朝的漠北五征了,每次

几十万人的规模。就连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的收复辽东战役,明朝经过一番调兵遣将,很快动员了二十万大军与二十万民夫,外加一百二十万石军粮,仅用五个月就横扫辽东,迫使元朝旧将纳哈出投降,把东北大地纳入明朝版图。相比之下,几百年后的萨尔浒之战,明朝单看兵力,就是十分寒酸。

如此景象,不但让后人摇头,就连万历年间许多“名臣”们,也是大惑不解。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于慎行,就在他的著作《谷山笔尘》里悲愤质问说:“汉武帝和唐高祖出兵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人,唐朝犒赏名将郭子仪,一顿花费就是十几万两白银。也没见他们缺过钱。可万历年间东援朝鲜,才派了四万人的兵马,军费粮食就捉襟见肘。咱大明朝真的比前朝穷这么多吗?”

原因当然不是因为“明朝穷”,放在萨尔浒战役前,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明代卫所制的败坏。随着明代土地兼并的加剧,大批卫所土地被权贵占据,士兵或是逃亡,或是沦为佃农家仆,能打的基本没几个。所以嘉靖年间的明朝卫所士兵,遇上散兵游勇的日本倭寇,就常见稀里哗啦。还出现过成百上千人被几十个倭寇追着打的丑事。

放在明末,明朝的卫所制度,比起那时更败坏到家。按照明朝的卫所制度,萨尔浒战役前,明朝理论上应该在辽东有六万多人,但其实只有两万人。好不容易调兵遣将凑了近九万人。但以明朝很多御史的话说,这些士兵好些连火器都没摸过,盔甲装备也不足,大军都开拔了,一些输送武器的船只还远在路上。明末大科学家徐光启更痛心疾首说:连主将杜松等人的盔甲,都是劣质货,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

所以也就不出意外,一场萨尔浒之战,明军九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拉开了明亡清兴的大幕。

为什么战国诸侯动辄出兵几十万,而萨尔浒出个十几万人都费劲?

卫所制败坏了,打仗又靠谁?明末主要是募兵。但如果说明朝中期的募兵还算靠谱的话,明末却是严重不靠谱:萨尔浒战役起,明朝战事频繁,能打的士兵也成了稀缺资源,军饷水涨船高。在万历四十七年时,辽东一个“募兵”的月饷不过一两五,到天启初年时就暴涨到三两三。辽东的军饷开支,到了崇祯年间就达到了每年两千万两。“募兵”成本如此巨大,又怎么能维持庞大军队?

更可笑的是,明朝“募兵”花费越来越高,兵却越来越差。以《增订晚明史籍考》里的记载:明末政治日益腐败,“军饷”也成了潜规则,一万名士兵的军饷,往往被各级兵将扣掉四千,用来养自家的“家丁”,这样一来,“家丁”越来越多,钱越花越多,军队却越来越废。这样的军队,怎么能用来打仗?

就连号称明朝最精锐的京营,到了崇祯十五年时,也给了崇祯帝当头一棒,兵部官员告诉崇祯说:所谓京营精锐,不光都是一些“无籍游棍代顶”,他们和兵将们沆瀣一气,平日里一起分军饷,遇到战事就出去扰民,真碰上敌人立刻鸟兽散。这样的部队,就算有几十万人又有何用?一年多后李自成兵临北京,这些京营们简单抵抗了下,就跑跑降降,叫大明朝以猝不及防的方式亡了国。

“明朝为什么兵少”的疑问,细细探究,其实就是明朝兴衰的晴雨表。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皇帝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皇帝去了哪里?

燕王朱棣“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然而事后建文帝却不知所踪,建文帝到底去哪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犯了致命弱点:心慈手软。他的军队有好几次能够把...
历史解密:谈明代宫廷中的塑宦官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谈明代宫廷中的塑宦官

这里说的“整容”,并非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意义,而主要是指梳头、结发、修指甲之类。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十二月十五日,朱元璋降旨,颁布了许多禁令条约,其中有一条就是“梳头人止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