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的时分,为了家庭生活和本人的前程,他不得不分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思念湘灵的诗。辨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曾经很深了。分手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思索过结婚成绩。但是湘灵担忧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初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诚恳愿望。
贞元十六年终,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诚恳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回绝了。白居易无法,便怀着极端苦楚的心境分开了家。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回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有望了,但他们深沉的爱情并没从此完毕。白居易以不与别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思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引见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怀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同遇见了正在流浪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曾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有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阅历的这段喜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根底。
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分,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分,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喜剧才划上了分开的句号。by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