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高闻言大惊,一面派人火速向郑国国君报告,一面自备了12头牛,当然还有酒肉布帛之类,自称受郑国国君的派遣,来到秦军军营,面见秦军统帅。弦高煞有介事地说:敝国国君听说贵军路过,十分高兴,虽然国小粮乏,仍然备下肥牛12头、酒肉若干,犒劳将军左右。国君还修了国书一道,将由使臣面呈将军。
网络配图
秦军本来是想在滑国休整军马,偷袭郑国,没想到郑国竟然派人来犒军。疑惑之际,郑国的正式使臣也到了。此时在位的郑国国君是郑穆公,接到弦高的紧急报告,立即下令做好抗击秦军的准备,同时派出使者,带着国书,驰往秦军军营。郑国的国书口气十分诚恳,但又绵里藏针。怎么说呢?第一,听说贵军路过,本想尽地主之谊,但因国小民穷,储备不足,又不忍心搜刮百姓,所以实在无法接待贵军。第二,贵军可以在敝国的原圃狩猎,自行解决军粮,敝国将提供一切便利。第三,为了不慢待贵军,敝国已经通知了宋国和齐国,让他们做好接待贵军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