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烹饪“小白”们若想照着这本食谱来实践,还是有一定难度。《食宪鸿秘》全书遣词造句都十分简练,比如“顶酥饼”的做法:生面,水七分、油三分和稍硬,是为外层硬则入炉时皮能顶起一层,过软则粘不发松……
“过软则粘不发松,那到底入炉后要烤多少分钟、火要开多大才能使之蓬松呢?”美食爱好者、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吴鸿说,如今的菜谱非常精细,而《食宪鸿秘》更像是一本有关饮食的百科全书,查阅起来十分方便,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中,恐怕只有有经验的厨师才能借鉴应用。
古人也喝奶茶制点心吃海鲜
提起奶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现代年轻人爱喝的东西,殊不知古人也爱喝奶茶。“奶子茶,粗茶叶煎浓汁,木勺扬之红色为度,用酥油及研碎芝麻滤入,加盐或糖。”吴鸿认为,书中写到的“奶子茶”应与现在的奶茶无异,正宗奶茶的做法也正是将红茶与牛奶按适当比例调和,只是古人的“奶子茶”添加的是酥油,似乎更像少数民族奶茶的制法。
网络配图
说到下午茶,总少不了与之搭配的点心,《食宪鸿秘》中记载的点心可谓五花八门,光看名字就觉得甚是丰富:雪花酥饼、蒸酥饼、薄脆饼、裹馅饼、玉露霜、内府玫瑰火饼、椒盐饼、晋府千层油旋烙饼、到口酥、素焦饼、芋饼、八珍糕、绿豆糕、栗糕……豆瓣网友“小魔障”评价说:“能够让人活活看饿的一本书”。
书中关于河鲜海鲜的记载也让人印象深刻。臊子蛤蜊、醉虾、酒鱼、虾松、酱鳆鱼、海参、虾米粉、海蜇、鲈鱼脍,除了这些常规河鲜烹饪方法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制作方法精致而又奇特的菜肴,如“暴腌糟鱼”、“合鲊”等。
现代人做鱼去腥往往借用料酒,古人却有更加天然有效的方法:《食宪鸿秘》中记载,“凡鱼外腥躲在腮边、鳍根、尾棱,内腥多在脊血、腮里。必须于生剖时用薄荷、胡椒、紫苏、葱、矾等末擦洗内外极净,则味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