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称箕土蛭涡虫为土蛊,它们生活于潮湿的土壤或墙角下。白天隐藏于落叶树枝、烂木、碎石和碎砖瓦下,常在夜间出来觅食。它们虽然一般与人无害,可是也有几个不会守规矩的“淘气包”,偷偷潜进人的身体内,当“余则成”,让患者苦不堪言,要死要活。
网络配图
而在新中国近代的医学史上,只出现过两例箕土蛭涡虫为害的例子,即:一:广东省汕头市郊9岁男孩剧烈耳痛,自其耳中取出长约20cm的涡虫后耳痛止;二:广州市东山区基建工人家属,高某,女,26岁,住潮湿工棚,一天清晨尿中排出一条长约21cm、宽约013cm的涡虫。
而国外涡虫为害的事件,却经常有媒体报道。1977年,国外寄生虫专家,曾经做过动物实验,最终证实土箕土蛭涡虫可以成为胃肠道的寄生虫;有些学者发现人或动物吞食后又可呕吐出箕土蛭涡虫;最有力的证明是:1992年,一名美国的婴儿病例,他在加利福尼亚医院,咳出一条约10cm长的扁形涡虫,咳出前,患者有严重的咳嗽和间歇性呼吸困难,虫咳出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