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法战争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和历史作用

2017年4月24日13:58:42历史解密1,246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在中法战争过程中,由于中国挫败了法国的侵略攻势,最终与法国签订了既不割地也不赔款的《中法简明和约》,从而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迹

  (四)外交上出现了新变化  1.打破中国外交上的孤立状态。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管其性质如何,刀兵相向总是暂时的,最终都要通过外交斗争来解决问题。无论是战前的酝酿,战中的谈判,战后的签约,都需要外交的折冲。在中法战争爆发前,中国虽然已经派遣外交使节出国,但未能很快扭转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孤立状态。期间曾因修改《里瓦基亚条约》而与沙俄进行外交交涉,也因侵台、琉球被灭及朝鲜被侵而与日本进行外交交涉,而这些交涉都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和介入。但这种情况在中法战争时期有了根本的改变。由于中法战争旷日持久,而且双方势均力敌,从而给各种外交斡旋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中法战争从酝酿到结束,时间跨度很长,前后约有五年。在这五年中,中国打破了过去被孤立在国际外交舞台之外的情形,开始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各国外交官和政府周旋。在国内,北京有总理衙门与法驻华公使的交涉,并要求英、美等国公使出面调停;地方有天津、上海、台北、台南、镇江等与各方面的交涉,其中又掺杂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税务司德璀琳与各方斡旋的活动、越南陪臣赴天津、广东请援等;在国外,则有中国驻法使臣曾纪泽、李凤苞在国外的各种交涉,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在伦敦、巴黎与伦道尔、茹费理的周旋,还有唐廷庚、唐景崧暗访越都顺化会晤越南大臣等;此外,英、德、美、俄、奥、意、日等国政府的外交使节也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希望插手其间或混水摸鱼。真是场面纷纭,错综复杂。各式各样的人物纷纷登台表演,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其中,法方代表脱利古、巴德诺狂妄自大,横蛮无理;宝海、福禄诺则外强中干,貌似委曲而内藏机械;茹费理力不从心、色厉内荏;而中方代表虽然有的表现不尽如意,但基本能据理力争,在法国武力威胁下并不轻易屈服让步,留下不少可圈可点的案例。  李鸿章圆滑老练,曾纪泽血气方刚,张佩纶锋芒毕露,赫德左右逢源,都得到充分的表现。这一出出的精彩表演,令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给我们研究中国近代的国际关系留下了丰富的资料。甲午战争期间,在衅起之始,清政府就企图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和及早介入,借助列强的外交压力遏止日本的侵略野心;到了在战场上无力招架的时候,清政府更四出乞求美、英、法、俄、德等列强诸国的外交调停,这种努力一直持续到《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还演出了“三国干涉还辽”的一幕。  2.创立了以战争解决藩属国被侵的模式。在中法战争爆发前,曾发生过法国侵略越南南圻、日本并吞琉球和出兵侵扰朝鲜等事,这些都威胁到中国的藩属国,那么,清政府将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呢?李鸿章认为按当时中国的国力无法保护这些藩属国,因此,主张不必为争藩属国“朝贡”的虚名,而冒与强国开战的风险。但曾纪泽出使法国后,却在没有清政府训令的情况下,擅自过问法越纠纷,并很快就建议清政府出兵慑敌,清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议,把外交交涉演变为武装冲突。自此以后,宁冒战争风险也要出兵干预,就成了清政府处理藩属国被侵事件的模式,以致甲午日朝矛盾乍起,清政府就迫不及待地出兵援朝,掉入日本的战争圈套,而以惨败告终,被迫对日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五)思想上树立起刘永福、冯子材、刘铭传等爱国英雄的形象  在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虽然也涌现了像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僧格林沁等英勇抵抗外敌的官员将帅,但由于这两次战争都是以中国惨败而告结束,因此,上述人物在时人眼里褒贬不一,并未能为全国人民树立起具有强大号召力的爱国英雄榜样(他们的显赫影响更多的是解放后才形成的)。至于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左宝贵,及抵抗八国联军入侵的聂士成,虽有殉国之烈,却无胜敌之绩。战败而死,当然不及战胜而活更令人钦佩。而在中法战争中,先是刘永福率黑旗军在越南坚持长期的抗法战争,屡败法军,勋绩显著;刘铭传卓越地领导了台湾抗法战争,为粉碎法国勒索赔款的阴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冯子材组织和指挥的镇南关大捷,重创法国侵略者,打出了国威和军威,创造了中国近代反对外侵战争不以战败结束的奇迹,从而为广大民众树立了英勇抗敌的反帝爱国英雄形象。  刘永福、冯子材、刘铭传等人成了在全国人民中具有强大号召力的爱国英雄榜样,他们的事迹成为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培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地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在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史所不可绕越和忽视的组成部分。不弄清中法战争的情况,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就会出现断裂,许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将被掩盖而模糊不清,更不利于我们深入探索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规律性。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