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期的妥欢帖睦尔在位较长。他从1333年(元统元年)六月至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七月,共35年的时间,是处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与元朝军的抗击时期。可是,在这样长时间内元军之败,其缘由不在将帅无能,士兵不勇,而是元朝政权不修政治,不兴经济,无休止的内部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的结果。尤其顺帝是个昏君,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不得从臣之心。所以,宋王及地方势力首领,在危急时辰拒绝帝诏,不遣兵参战,形成四分五裂。无论哪个朝代,其被沦亡之帮,皆不外乎朝廷之腐败,群臣之互相争权夺利,相互残杀和君主之昏庸。这也可说是一种国家沦亡的基本规律。
探索网配图
元朝在战略上麻痹不仁,未进行有组织的反攻。当中原地区各地的农民组织起来,举行起义,大反元朝时,朝廷仍在内部纷争,尔虞我诈,沉醉于酒色,耳不闻外界之动乱,更没有料到起义军会进而埋没元朝。甚至在各地农民起义军称帝、称王时,朝廷也无计议对策,不能采取战略措施,只是零星下诏,以地方军相抗击或镇压罢了。在战役上,各地元军没有有计划、有组织地施行联协作战,而是各自为战,如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各据一方,互不联合。后来竟为相互争地盘而开战;秃坚帖木儿军,不但不联合扩廓帖木儿作战,反而进入京城两次;漠北之阳翟王阿鲁浑帖木儿不受君命,还有夺顺帝之位的野心,这证明元军势力之衰弱,国败朝亡,已为时不远了。元朝未能及时抓住农民起义军低潮之际,组织反攻;在战略上推动了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