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解,他则笑答:“食肉,以汁为精,吮其汁则足矣。肉,腌之物,固当舍之。”就是这样一个大富翁,几年后却因败家而流落街市,“着破布裘,裘半为泥所污,跣足行,描述不可辨”。有老朋友偶尔碰到请他吃羊肉,其见肉即食,大快朵颐。大家笑问为何食肉,他又振振有词:“羊肉,肉中珍物,舍之惋惜。”众皆大笑,以讥其败家之行。
探索网配图
明代土豪食用
一年只取两粒的鹧鸪米
五代、宋朝的土豪们已然如此,明清时期的土豪更为夸大。王士祯在《居易录》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弋阳有个人叫汪少伟,由于人仗义、好客潇洒,见尽了世面。有一次,朋友请他吃饭,但饭桌上只上了半碗米饭。汪少伟以为吝啬,稍显不悦,但一尝才发现此米香滑异常,为平生所未见。原来这种米产自四川,是将稻谷种在鹧鸪鸟的尾巴上,一根尾羽所产之米,一年只取两粒食用,其余则舍弃不用,明年再种再收。汪少伟恍然大悟,方觉此人竟富贵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