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操胜券的京沪杭战役部署

2017年7月5日18:09:34历史解密1,120阅读模式

1月中旬,经中央军委批准,第三野战军一个兵团南下。第三野战军各部和苏皖地方部队先后解放蚌埠、合肥、扬州,席卷江北,饮马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蒋介石面对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上众叛亲离的形势,被迫宣告“引退”,将总统职务交给副总统李宗仁代理,国民党政府宣布以中共中央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同时加紧部署长江防御体系,从上海到宜昌的1800公里战线上摆出一字长蛇阵,由汤恩伯、白崇禧两大集团70万人马加上2个海军舰队、4个空军大队担任长江防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保住江南半壁江山,伺机卷土重来。

2月3日,中共中央电示:国民党有在京沪线组织抵抗及放弃该线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之两种可能,我们必须有应付两种可能的准备。“如果证明今后国民党仍然采取在京沪组织坚决抵抗方针,则我应按原计划休整至三月底止(华野、中野)准备四月渡江,否则我应作提前渡江一个月行动准备。华野、中野应休整至二月底止,准备三月即行渡江作战,占领京沪地区。”粟裕立即作出部署,指令三野各部加速完成整编和渡江准备工作。

2月9日,粟裕到河南商丘参加总前委会议。这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2月3日电示讨论和决定了渡江作战部署。一致认为,渡江时间以在3月半出动,3月底开始渡江作战为最好。战役部署,确定以三野4个兵团和二野1个兵团为第一梯队,三野4个兵团分别在江阴、扬州段,南京东西段,芜湖东西段,铜陵、贵池段展开,二野1个兵团在安庆东西段展开。二野另两个兵团除以1个军进至黄梅、宿松、望江段佯动外,其余5个军作为总预备队。建议第四野战军3个军约20万人迅速南下,于3月底进至武汉附近,牵制白崇禧,配合三野、二野作战。总前委提出,渡江作战“预定的突破重点位置,拟在芜湖、安庆地段”。至于张黄港至三江营地段,究竟是作为重点突破地段,还是作为辅助突破地段,要熟悉该地情况的粟裕作进一步考虑,作出决心和部署。总前委当天就将会议讨论意见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中央军委2月11日复电指示:“同意你们三月半出动,三月底开始渡江作战的计划,望你们按此时间准备一切。”同时决定:“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属中央。”

粟裕把选择突破地段与向纵深发展攻势、迂回包围歼灭敌人联系起来,经过几天深思熟虑、反复测算,认为应当把三江营至张黄港段亦作为重点突破地段,并且设计了东集团和中集团渡江后东西对进围歼逃敌以及调整兵力部署的方案。他的意见得到总前委其他委员的一致赞同。

2月12日晚上,粟裕到三野作战室系统地谈了他对渡江作战的设想。他认为,大军渡过江去困难不大,主要问题是渡江后必须抓住敌人,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他说:“三野突破江防后,第一步是包围歼灭南京、芜湖、镇江之敌,周密组织东线(东集团)四个军由三江营至张黄港段突破江防成功,切断京沪铁路,楔入京沪敌人之间,对于协同西线(中集团)合围南京地区之敌,至关重要,对整个战役极为有利。东集团渡江后与敌争夺京沪铁路的战斗比较艰苦,无论如何也要排除困难,坚决打好这一仗,把汤恩伯集团拦腰切成两段。根据敌人江防纵深力量单薄这一致命弱点,也是完全可以达成这一任务的。”他指出,长江芜湖至江阴段向北弯曲成为弧形,是实施钳形突击、达成战役合围的有利条件。估计国民党是不会轻易放弃南京的,只有在我军钳击攻势严重威胁之下才会撤离。敌人撤退的方向,首先是利用京沪铁路向上海逃窜;如果我东线主力迅速切断京沪铁路,敌人则会沿京杭公路向杭州方向逃跑。他反复测算东、中两集团渡江后东西对进合围敌军的距离,以及南京、芜湖、镇江之敌可能逃跑的路线和行程:东集团渡江后,直指无锡、漕桥的太湖边,只有40至50公里行程,战斗顺利约2至3天,如果江阴要塞策反成功则只要1至2天,就可以切断南京至上海的通道;中集团渡江后,东进至广德、长兴地区约150至220公里,战斗顺利约5天就能切断南京至杭州的通道。南京至广德、长兴约140公里,如果敌人向杭州逃跑,行程约需4至5天,加上受到我军阻击,还要通过部分山区,前进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敌人定下逃跑的决心至少要晚于我军渡江1至2天。因此我军先期到达或与敌军同时到达长兴、广德地区的可能是存在的。如果东集团战斗顺利,向宜兴、溧阳方向挺进,切断京杭公路,将先于西线部队。根据上述分析判断,粟裕主张把东线的三江营至张黄港段亦作为重点突破地段。他准备亲自指挥东集团作战。为了更好地发挥各个部队的特长,在兵力部署上作适当调整,把熟悉苏中、苏南情况的第二十三军、第二十军由中集团调到东集团,把熟悉苏浙边区和皖南情况的第二十四军、第二十五军由东集团调到中集团。这些部队不仅对当前战场情况了如指掌,而且与当年的根据地人民骨肉情深,更有利于完成作战任务,发挥人民战争的总体威力。粟裕指示作战股长按照这个设想起草京(指南京;本章下同)沪杭战役预备命令预案。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