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元璋还不是皇帝时,他是一个众望所归的明主。
我们晓得,元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起事的时间而论,朱元璋造反起义时间是比较晚的。待他单独领兵时,不少“长辈”已经成了气候。但到头来,为什么无根无基的朱元璋得了天下呢?
主要是由于得人心。
首先,他抓住了穷人心。朱元璋懂得穷人心。由于他早年就是穷人,晓得中国百姓的期望,中国百姓期望什么?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盼清官盼明君。所以朱元璋就高举儒家仁义大旗,常常自比尧舜,鼓吹要建立一个具有儒家传统秩序的、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且,在战斗的过程中,他还想特别注意收买军人,不杀俘虏,善待降将,俨然“仁义之师”。
探索网配图
另外,朱元璋还抓住知识分子的心。我们晓得,在中国历史中,农民起义军要想成事,没有读书人的出谋划策是不行的。在打天下时,朱元璋和读书人的关系非常好,常常在一起围炉夜话,对于朱升这样的大贤,他不惜放下身段,三顾茅庐,从而得到“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良策,助他成功夺取天下。这些遭到高度尊重的知识分子,把朱元璋当作知己仁君。
最后,他还抓住了汉民族人心,蒙元帝国,实行民族压榨政策,将全国人分四等,南方汉族人被列为末等人歧视。而朱元璋北伐时打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帜,这个口号大家听起来可能感到耳熟,没错,辛亥革命时同盟会孙中山提出类似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朱元璋口号比来孙中山还早600年,当然,他没有辛亥革命后来那两句,他没有孙中山那么高的境界,他的后两句是“立纪陈纲,救济斯民”,但仅仅这些也够了,朱元璋由此而成为率领汉民族反抗蒙古贵族统治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