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永历帝逃亡缅甸
李定国听信金维新,马吉翔等人的谗言,决定西走,本是在清军来势凶猛时的权宜之计,同意西走并不意味着同意逃亡。他的本意是经过西走,使军队休整后再图反攻。可永历帝又是出了名的逃跑皇帝,自他在桂林即位以来,闻风丧胆、自乱阵脚已是司空见惯,再加上马吉翔等人在身旁鼓噪,到了边界之时,哪里还刹得住车?迫不及待的让黔国公沐天波派人与缅方接洽入缅,由于历史缘由,沐家世代镇守云南,为缅甸当局所熟知,守关缅兵纷纷下马以礼相待,但看到随永历入缅的队伍实在庞大时,提出必须解除武装后才可以入关,永历此时已是慌不择路,哪里还考虑许多,马上同意了,”一时卫士,中官尽解刀弓盔甲,器械山积关前,皆赤手随驾去。”李定国派去护卫皇帝的平阳候靳统武等见永历”圣意已决”,不敢阻挠,又不愿自动解除武装逃亡异邦,只得奔回向定国报告。定国”虑缅情叵测”,赶紧派人前去想把永历接回来,但一出关即被缅方杀害。1659年初,永历入缅。
其实此时李定国正在组织磨盘山战役,不久就在腾冲一带惨胜吴三桂等清军主力,稳定了滇西战线,永历不入缅也是安全的。但永历作为一国之君。惶惶如丧家之犬,他的入缅避难,给各地明军和致力复明的志士心中蒙上了一层灰暗的暗影,对此后各路明军纷纷降清起了大大的催化作用。
网络配图
永历既入缅甸,仍惶恐未定,令缅人砍倒树木,阻塞道路,以免清兵来追。沐天波等有识大臣以为不能将命运全部寄托于缅甸保护之下,如若缅情有变,则后果难料,要求将太子留在边界。但永历的老婆坚决不同意,只好作罢。不久缅甸国王派了四艘客船来接永历等南下缅甸国都阿瓦,今曼德勒,但船小人多,永历居然在马吉翔等蜂拥下丢下太后本人登船!太后大怒,说“皇帝此时未至颠沛,即不顾亲娘耶?”永历等才停靠两天,分两路走,一路位高权重者随他乘船,其余大部则步行南下。走陆路的一路上被缅人抢掠,很多人被抢入当地人家中,到达阿瓦时,已是惨不忍睹。永历等乘船,一路上沿河缅民供给,走了十多天到达。这年五月,缅人在阿瓦城郊区用竹子围了座城,里面建了十间草房给永历居住,其余人员自行构房居住。永历这才住定下来。
其间,永历仍想以宗主国主自居,曾派大臣前往向缅王“宣谕南幸之意”。但缅甸上下都晓得他是逃难来的,为了避免礼节等难以处置得当,缅甸国王拒绝接见。只派汉人通事居间传递信息。永历住在城郊,缅王居城中,近在咫尺,但自始至终,两人从未见过面。起初,缅甸当局还算客气,给予永历等一些物资协助,即所谓”进贡颇厚”。永历和随行官员也携带了一点积蓄。但日久之后,已是捉襟见肘。永历甚至不得不将黄金制造的国玺交群臣凿碎以分发度日。在这样的状况下,多数随行官员已毫无忧国忧君之念,过着苟且偷生,苦中作乐的生活,开赌的开赌,开唱的开唱,已如行尸走肉。缅人见此,愈加肆无忌惮。竟要沐天波在朝见缅王时,不允许其穿戴明朝服饰,与小邦土著一起,赤脚着民族服装,以臣礼接见。极尽凌辱之能事。1661年缅王弟弟发起政变杀害其兄篡位后,更是借邀明朝大臣饮咒水盟誓之机,公开残杀明朝官员,袭击永历等驻地,永历随行人员只能夺刀或者举柴还击,马吉翔,沐天波等绝大多数随行人员尽被杀害。永历虽然幸免,但经此劫难,已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孤家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