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怎么死的?

2021年3月26日23:53:11历史解密62阅读模式

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

文章来自新浪我们爱历史博客。在中国皇帝的“秘密”和“谣言”中,“雍正之死”是一件神秘的事情,至今吸引了许多“猜测”,甚至“艺术加工”。

比如在自清以来各种脑洞的民间野史中,“雍正之死”被“艺术处理”变成了许多爱恨情仇,甚至吕四娘带领反清义士“深夜入宫杀雍正”。雍正无头而死的恐怖谣言,自此流传了数百年。就连当代各种“龚都剧”和“女性频率小说”也加入了其中的乐趣,为雍正帝的“变态死亡”增添了不少“新的死亡方式”。

事实上,只要仔细对比历史,就会知道野史中雍正的“变态死法”基本经不起推敲。特别是“女方进宫杀雍正”的桥段,属于黑黑。但是,如果仔细看雍正之死的历史记载,也可以发现有“不正常”的地方。

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

根据《东华录》 《清实录》等古籍记载,57岁的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病重,但他仍“照常办事”。到第二天“五子”的时候,雍正已经病入膏肓,赶紧把、鄂尔泰、张叫来,当场宣布太子宝四子(不久乾隆皇帝)为皇太子,迅速完成了权力交接。8月23日,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铁腕人物雍正帝胤禛在圆明园猝死。

而雍正死时,年仅57岁。在现代职场,等于连法定退休年龄都没到。雍正之父康熙帝57岁时,不仅没有任何症状,还兴冲冲地下江南,自得其乐。他还顺手拉了50.2万银子的亏空给江南。在我57岁之前的雍正帝生活中,我一直被称为“精力充沛”。你正值壮年,怎么能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死去”?

雍正帝“去世”后的一天,新乾隆皇帝做了一件奇怪的事,也加剧了后人的猜测:乾隆皇帝驱逐了以前为雍正帝服务的道士张太虚、王定干,并警告道士太监和宫女不要随便谈论宫中的情况,否则就要“从严治学”,“对症下药”。有什么不能随便说的?事实上,这应该是雍正帝英年早逝的一个重要原因:迷信丹药。

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

其实早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雍正就对炼丹术极其痴迷。康熙年间,他曾写过一首名为《烧丹》的诗,形象地描述了“铅砂药,松柏绕云坛”的炼丹过程,甚至表达了“有意识地使仙胎成熟,降紫鸾”的愿望。雍正帝在位后,“炼丹”之物自然“开制”,记载于内务府《活计档》。雍正年间,购买了红铜、黑铅、矿银等多种“炼丹材料”,特别是在他在位的最后五年,先后购买了157次原料,炼出来的丹药自然“庞大”。

这“巨量”的丹药,不仅雍正本人享用,还用来犒赏大臣。他给自己喜欢的田文静写了一封信,称赞丹药的功效,说自己“心知肚明”,就是已经服了。他把丹药给了茶郎部长等人,一次一颗,可见他每天的“用量”是多少。不过这丹药再好,也是用铜、铅、沙、银等有毒物质制成的。已经塞到嘴里十几年了,身体已经恶化。这并不奇怪。

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

然而,如果我们看看雍正帝13年的执政生涯,“丹药”只能说是他英年早逝的次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三个字:压力大。

虽然雍正帝在那一年登上了王位,但许多版本的现场戏剧《九子夺嫡》都是由野史改编的。但当雍正帝刚登基时,他知道他赢得的清朝实际上是一个危机重重的烂摊子。一方面,“内外宝俱亏”,看似四海为家的清朝其实很穷。一方面,大大小小的政府机关腐败加剧,政府为百姓征收一两白银税,可以被地方官员剥削到“五六倍甚至十倍以上”。黎族人民“深受各种派别的无穷之苦”。看似“太平”的清朝,实际上已经成了火药桶。

但是,在这个“火药桶”里,大大小小的清朝官员,依然是懵懂无知。相反,腐败正在疯狂蔓延:地方官员的潜规则盛行,所有大事小事都向金钱开放。朝廷的“赤字”已经填满了这群蛀虫的口袋。北京大大小小的官员“一言不发,互相推诿”,这几乎就是瞎折腾。就是卖官衔和封号的生意,康熙晚年任巡抚时,要“炒”到三十万两银子。就连传说中的“无敌”清军也加速腐败,“枪箭不熟练”,“腐败已经变得很普遍”,能打仗的寥寥无几。

里里外外,各方面,“盛世”在哪里,分明是“要完了”的节奏。

也正是这种严峻的形势,激发了雍正帝此后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以“叫贪官穷世代”的姿态,严查赤字,整顿官僚作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还火于民”的改革,甚至切断了千千几千个蛀虫的财路。甚至敢于挑战“祖制”,开辟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鼓励工商业发展。许多腐败官员已经陷入混乱,从以前的“官员”

”变成了穷困潦倒的“失意文人”,他们自然咬牙切齿,在“野史”里玩命编排,不少“侠女杀雍正”的“感人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但“写野史编排雍正”这事儿,对于在位时的雍正来说还是小事儿。他改革的每一项内容,面对的都是强大的阻力,必须要以“工作狂”的态度来办。所以比起在位时常“出巡”的老爹康熙来,雍正自登基起就“宅”了,除了祭陵外,他在位时就没离开过北京。每天的工作“自晨至暮,总无间断”。他十三年里批阅过的奏折,总数不下十万件。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感慨:“虽至劳至苦,不敢有一息自怠”。

仅看他的工作量,这“至劳至苦”,真是实在话。

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

这么大的压力,这么大的工作量,外加还严重依赖“丹药”。如此雍正,还能苦苦支撑十三年,其实已非常不容易了。

而他这十三年心血,也如愿换来了辉煌成果。贪腐积弊数十年的清朝吏治焕然一新,甚至“贪冒之徒,莫不望风革面”,“火耗归公”等改革的推行,也叫百姓负担大大减轻。老爹康熙在位几十年拉下的巨额亏空,雍正不但用十三年时间填平,还叫大清户部存银增加到六千多万两。可以说,他用十三年疯狂的工作与健康透支,为原本下坡路的清王朝,成功续上了命。甚至接下来“乾隆盛世”的成就,也享受了雍正的改革红利。

但是,就是在雍正帝溘然长逝的身后,享尽了“红利”的清王朝,许多改革却戛然而止。于是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晚期,清王朝的腐败问题又再次变得严重,以乾隆自己的话说“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谅不过十之二三”。督抚的腐败就已如此严重。

而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嘉庆年间时,雍正帝用十三年填平的“亏空”,也成了当时清朝的大窟窿: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亏空竟都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虽然嘉庆皇帝多次严查亏空,甚至发出了“一至于此,实堪痛恨”的狠话。但早已“官官相护”的吏治,让每次严查都成了空话,反而闹出越查亏空越严重的笑话。魄力远不如祖父的嘉庆帝,也只能徒唤奈何,眼看着清王朝在衰败的路上,一步步下坠——缺乏继续改革的勇气,自然回天无力。

“雍正之死”的谜案背后,比起他“怎么死”的猜测来,更重要的历史启示,却是另一个硬道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