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史话:刘伯承巧施心理战书信退敌

2017年1月7日06:28:16历史解密1,718阅读模式

汤恩伯抗日:南口战役立奇勋的国民党大佬

汤恩伯(1898年9月20日——1954年6月29日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浙江金华人,黄埔系骨干将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指挥所部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10月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团长。翌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大捷。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总司令,先后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中所部溃败,受撤职留任处分。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后经友人协助,迁居东京都。

淮海战役史话:刘伯承巧施心理战书信退敌

1900年9月9日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恩伯村。

1912年入武义县壶山小学读书。

1916年高小毕业,入省立金华第七中学就读。

1917年转入浙江省体育专科学校学习。1918年与永康籍马阿谦结婚。

1919年浙江体专毕业,留校任教。后入援闽浙军讲武堂学习。长子汤恩伯建元出生。

1920年讲武堂毕业,任浙军第1师排长,是陈仪的部下。浙军溃败后回乡,任东皋警察所巡官。

1921年与武义巨富之子童维梓东渡日本。

1922年3月考入日本明治大学法科,主修政治经济学。

1924年5月辍学,回国筹集求学经费。经陈仪保送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步兵科学习。

1926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任教陈仪部第一师少校参谋。与王竟白结婚。

1927年任南京国民革命军第19军中校副团长,后任总司令部参谋处中校参谋,嗣后升任作战科科长。

1928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12月升任该校第七期第一总队教育处少将教育长。在校期间著《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博得蒋介石介石赏识。

1929年任军校军官教育连副连长,连长,军官教育团步兵营营长。1930年任中央军校教导第二师第一旅少将旅长,部队改编后任陆军第四师副师长兼第十旅旅长。

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师中将师长。

1932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9师师长,后兼第四师师长。

1933年任剿共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回乡祭祖,巧理纠纷后重修岭下汤恩伯祖坟,蒋介石介石为其墓碑题词中山发祥。

1934年初,率89师由江西进攻福建人民政府,1月13日攻入福州,2月任赣粤闽鄂剿共军东路军第五路军第十纵队总指挥兼第四师师长,夏,接连击败红军,攻克苏区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石城县,11月,汤恩伯部陈大庆旅率先突入中央苏区首都瑞金。

刘伯承6岁小女儿华北在托儿所被害之谜 历史解密

刘伯承6岁小女儿华北在托儿所被害之谜

“这些孩子玩了一天,大概是累了,瞧他们睡得多香。”老保育员说。“下午洗澡时,打得可热闹了,我的衣服都被他们弄湿了。”年轻保育员说。“肚子还疼吗?”“好多了,刚才差点疼死我。”“是不是着凉了?”“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