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宗旨是什么
不结盟运动诞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不断丰富,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照片
依照不结盟运动宗旨,不结盟运动主要进行的活动有首脑会议,首脑会议是不结盟运动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到2006年已经举行了14次会议;其次是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3年举行1次。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外部势力的干扰、内部的矛盾和纠纷、许多成员国存在严重的经济困难。1989年9月的第9次首脑会议,提出对不结盟运动的战略和策略作重大调整,同时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确立不结盟运动宗旨。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发展的历史潮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1年9月1日至6日,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以不结盟运动宗旨为标准,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
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时间,此时,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不结盟运动照片
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J·B·铁托、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随后,印尼总统苏加诺、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加纳总统K·恩克鲁玛等政治活动家也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
1961年6月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5国发起,在开罗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有20个国家参加。所以明确来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时间可以算是在1961年前后。筹备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条件就是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同时要加大支持民族独立运动并且坚决不参加大国之间的军事同盟,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不能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协定中的最后一条是不准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以上,便是对不结盟运动兴起时间及兴起背景和组织规定的介绍。
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发起国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结盟运动尝试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义。在新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那么不结盟运动发起国是哪些呢?
不结盟运动照片
不结盟运动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其中就有不结盟运动发起国,在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结盟运动,2006年5月接纳其观察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两国为新成员;2009年7月,阿根廷和世界和平理事会成为观察员。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于1992年9月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尽管注重与不结盟运动组织的关系,但是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发起国之一。
不结盟运动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无成文章程。自1970年起,首脑会议会期制度化,每3年举行一次。不结盟运动各种会议均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如有分歧,各成员国可采取书面形式向主席国正式提出保留意见,以示不受有关决议或文件的约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