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红军长征途经多少省

2017年3月12日21:29:53历史解密109阅读模式

1934年10月后,战斗在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和湘鄂川黔苏区的红军各部队,相继开始战略转移,踏上漫漫长征路。

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红军各部队长征共途经14个省份,即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今分属四川和西藏)、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去掉西康省,加上重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各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不同,行军路线各异,所途经的省份也是不一样的。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途经11省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以及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经粤北、湘南、桂北、黔北、川南等地区,一路西行,在滇北的皎平渡等地渡金沙江北上。1935年6月,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师。8月,中央红军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并与红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

9月上旬,由于张国焘拒不执行北上方针,并企图危害中央,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直出甘南,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今吴起县城),胜利结束长征。一路上,他们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途经9省

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1.7万余人从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他们经湘中、湘南,西入贵州,并准备在黔西建立根据地,后因敌人重兵围堵,便西进滇黔边界的乌蒙山地区,与敌人周旋。摆脱敌人围堵后,他们进入滇北,一路西进,在丽江的石鼓、巨甸等处渡金沙江北上。1936年7月,他们在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并正式建立红二方面军,全军共1.3万余人。

随即,他们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经青海东部、四川北部进入甘南,10月22日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一路上,他们途经湖南、湖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9个省,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途经4省

1935年3月初,红四方面军、地方武装和苏区机关人员共约10万人,离开川陕苏区,开始长征。6月与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由于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顽固坚持南下方针,率领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一部南下川康边,后与敌人优势兵力鏖战于川西地区,遭到严重损失,被迫西撤,转至甘孜、炉霍地区,南下战略失败。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9日,他们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虽然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出发地在川陕苏区,距离长征落脚点陕甘苏区较近,但由于错误的南下行动,导致红四方面军走了许多冤枉路,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等4省,行程达一万余里。

红25军途经4省

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第25军2900余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以西转移,开始长征。他们12月9日进至陕西省雒南县庾家河(今属丹凤县)地区,1935年1月至5月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创建了鄂豫陕苏区,部队发展到3700余人。

1935年7月16日,为配合红一、红四方面军北上,红25军再次从鄂豫陕苏区出发,经鄠县(今户县)、盩厔(今周至)西进,继续长征。经过陕南、甘南地区,他们于9月15日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次日同西北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一路上,他们途经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4省,行程近万里。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各部队长征的足迹遍及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最远走了二万五千里。这一史无前例的远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全国的影响,将革命的火种进一步洒向中华大地,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促进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郜耿豪、孙杰、遇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