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凌迟3357刀的明朝太监刘瑾|野史秘闻

2016年10月25日12:57:47野史秘闻114阅读模式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有一种严酷的刑法叫“凌迟”。凌迟的转义是指山势渐渐累积增高。《淮南子?泰族》中就有:“山以凌迟故能高”的说法。我想,凌迟作为一种酷刑,是指把犯人一刀一刀割上去的肉逐步垒积成一座小山的意思,因而,说白了,也就是“千刀万剐”。

被凌迟3357刀的明朝太监刘瑾|野史秘闻

  依据专家考证,凌迟的创造者是残酷的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听说这家伙就已经把人绑在一棵柱子上,然后一刀一刀地割肉,直至死亡。而大诗人陆游在《渭南文集?条对状》以及考证学大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凌迟》中都以为,由于五代骚动,常法缺乏以惩奸,于是特置“凌迟”一条。这阐明,凌迟是从五代开端正式进入法律成为一种刑法的。从五代起,历代封建王朝都延续了这一酷刑,直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西学东渐,就连东方列强都觉得凌迟过于残暴,清政府才决议修订《大清律》,废弃凌迟酷刑。至此,这一在中国封建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的刑法才正式加入历史舞台。

那么,凌迟究竟是怎样执行的呢?

  在明朝的历史文献中,已经详细记载了一例凌迟的执行状况,当可以为历史存照,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历史已经的“野蛮”和“血腥”,并感慨历史的“提高”与古代文明的“温情”。

  明律明白规则,犯有谋反,谋杀祖父母、父母,杀1家3口人以上以及“采生折割”者均要被处于凌迟。所谓“采生折割”,用我们如今的说法就是贩卖活人的人体器官。原来,早在明代,用活人的人体器官来做药(如今是用于移植和实验)并以此牟利的立功活动就曾经存在。

  话阐明武宗朱厚照有一个从小就陪伴左右的小太监叫刘瑾。朱厚照做了皇帝当前,刘瑾自然成为权倾朝野的人物。其实,这也不能全赖刘瑾,明朝原本就有重用宦官的传统。刘瑾的权利之大,人称“千岁”,并不亚于后来的魏宗贤。而阉党之争历来都是明朝政治妥协的一条主线。大臣杨一清巧妙应用太监之间的矛盾,让另一个大太监张永弹劾刘瑾十七条罪行。武宗皇帝大怒,亲身带人查抄刘瑾的家。果真,搜出了玉玺、铠甲、弓弩等违禁物品,而且,还发现刘瑾随身带的折扇外面,居然隐藏着两把尖利的匕首,这是武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本人居然时时处处处于“刀光剑影”的风险之中!当然,刘府的财宝也多得惊人,共查出黄金24万锭又5.78万两,元宝500万锭又158.36万两,宝石两斗。刘瑾不只贪心而且图谋不轨,真实是罪大恶极,皇帝下令,凌迟处死。而事先参与执行的官僚刑部河南主事张文麟完好地记载下了刘瑾的凌迟进程。

  普通来说,罪行越大,凌迟的刀数越多。依据刘瑾的罪行,他被判凌迟3357刀,而且,要分三天割完。也就是说,凌迟是个技术活,既要确保割足刀数而且要尽量使犯人不死,能感知疼痛,这是十分有难度的。依据张文麟的记载,凌迟的刑具并不只是利刃,还有一个铁钩,把要割的部位的肉钩起来再割,犯人的苦楚由此添加百倍。第一天,要割刘瑾357刀。随着行刑官一声令下,刽子手先从刘瑾的胸膛上入手,割了10刀。然后对着刘瑾大声呼喊,怕他昏死过来,侩子手也借机休息一下,等刘瑾清醒过去,再割10刀,如此重复。由于刘瑾身份特殊,他的凌迟没有地下当众执行,而是在牢狱中机密停止。但即便如此,刘瑾也由于疼痛、迷幻而大喊大叫,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皇帝​、朝臣和后宫许多不光荣的秘密丑事都抖落了出来,弄得在场的官员都觉得“为难”和“惶恐”,是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只能说他是“胡说八道”。第一天割完357刀,已然是傍晚时分,刘瑾被押回牢里,竟然胃口很好,喝了两大碗粥,人的求生愿望,真的让人感慨!第二天,照旧是10刀一歇,而且,在刘瑾嘴里塞了个大核桃,不准他再胡说八道。谁知割了数十刀,刘瑾终于熬不住,气绝身亡。但是,依照刑律,就是犯人死了也不能放过,因而,刘瑾仍然被割足了3357刀。割满刀数后,顺次割去生殖器,剖心挖肝,削去首级,把割上去的肉捣烂,把骨头捣碎才算完事。我想这样做的目的大约就是让死者永世不得超生吧。

  听说,有些人命大而罪行又绝对较轻刀数较少,偏偏又碰到技艺精深的刽子手,就更遭罪,割足刀数还没死,甚至还能看得见东西,还听得见人说话,我们真实无法想象那样仁至义尽的局面。

  我不得不供认,当我查阅相关史料的时分,心里的恐惧、震惊是难以描绘的。即便,就是如今,在我写下这段人类历史上恐惧一幕的时分,我的心境依然处于震撼之中,直至难以名状!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