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的甲午:大清的堂堂之师只停留在纸上

2017年4月6日18:05:17历史解密1,816阅读模式

十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鸿章在奏折里点算出来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军队,大都来源自民兵,并不算在清政府的国家编制内。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八旗、绿营一败涂地,万般无奈的清王朝被迫起用汉族大臣回籍练兵,以名为勇营的地方自募民兵力挽狂澜。战争中,出现了几支战斗力旺盛的著名勇营部队,其中包括曾国藩一手缔造的湘军,李鸿章统率的淮军,张曜的河南子弟兵嵩武军,由皖军演变出的宋庆毅军,还有脱胎于湘军而自立的左宗棠楚军,其中尤以湘军、淮军最为出众。

这些勇营军队以乡情、亲情为纽带而凝聚,在内战硝烟中被迫努力获取近代武器来装备自己,太平天国和捻军战争后,它们已然成为当时中国近代化装备程度最高的陆军,自然而然地扮演起国之干城的角色。这些并没有名分、粮饷来自地方通过捐税自筹的军队,滑稽颠倒地以民兵的待遇担负了国防军的责任。

甲午战争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各种勇营部队,以及模仿勇营的制度挑选绿营精锐改编训练成的练军,总数为459367人。如果算上八旗、绿营,全国军队的规模看似非常庞大,达到

114万人以上。在这上百万的大军中,勇营、练军是骨干,而在勇营、练军中始终保持练军习武,装备较为精良,战斗力较高的,其实只有驻扎在北洋沿线的一部,亦即清政府责令直接担当对日战守的军队,其余大都战斗力低下,且分散在全国各地,向北方集结调动十分困难。

根据李鸿章的报告,结合战前日本情报机构搜集的资料,统计甲午战争爆发前,驻防旅顺、大连湾、天津、威海等地的淮军等勇营军队,计有毅军、亲庆军、铭军、盛军、武毅军、仁字军、嵩武军等番号,兵力38642人。另加上驻在奉天的勇营部队奉军,直隶练军中较有战斗力的正定、通永、古北口练军共14639人,总计北洋沿线的清军主力53281人,这也就是清政府全国精锐陆军的总数。[9]由于这些军队中,很多担负着守卫炮台要塞的重任,并不能随意调动,其中真正能够用作机动的兵力仅有驻扎天津的卫汝贵部淮系盛军11384人,叶志超、吴育仁、聂士成等部直隶练军、武毅军10357人、以及驻扎奉天等地的左宝贵奉军3879人,总计只有2万5千余人。

在此后的实战中,北洋陆军机动兵团在第一梯次全部投入朝鲜作战,被人数、重火器装备都优于自己的日军击败,为应对颓势,李鸿章不得已又把大量留驻炮台要塞的守军也投入野战场,结果仍然无法在战力上超过对手。同时守军抽调后空下的炮台防务,被迫招募新兵填充,结果在敌军临境时,仓促募集、缺乏训练的新军根本无法发挥先进武器的作用,导致重镇接连失守。随着五万余陆军精锐的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抽调各省的勇营、练军应付,却更加不是日军对手。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