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愚在宫内待了几十年,经过了整个天启朝,加之他懂文化,在宫内地位比较高,其对皇宫内各种事情的记载是非常可信的。
刘若愚在书中引见了皇宫内各职能部门,在讲积薪司的时分,他写道:“凡宫中所用红箩炭者,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也。每根长尺许,圆经二三寸不等,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倏令眩晕,昏迷发呕,大人尚可,皇子女婴幼何堪?又宫中咸木做地平墙壁,多缺土气,凡乳母畏寒,皇子女或中此毒,屡致薨夭,良可痛也。”
探索网配图
假如刘若愚的记载属实,那应该是有多名皇子女死于冬天用木炭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
事实上,皇族一氧化碳中毒绝非仅见于明朝,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差点被一氧化碳中毒夺去性命。
溥仪在宣统十二年十一月的日记中记载:“二十九日,晴。夜一时许,即被呼醒,觉甚不适。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二人扶余以行,至前室已晕去。”
不建烟囱惹的祸
中国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地区,冬天多封闭门窗,在室内运用燃煤或木炭取暖,多有一氧化碳中毒者。要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就要避免室内一氧化碳蓄积,而避免蓄积的办法,除了通风,就是运用烟囱。
但是,偏偏紫禁城内是没有烟囱的。
紫禁城冬天烧炭的工具,有大有小,大的有熏笼,熏笼可达一米多高数百斤重。小的有炭炉,又分放在手中的手炉和脚边的脚炉。此外,还有各种火盆。
这些烧炭工具,都没有排烟装置。为什么呢?由于皇帝有钱,用的是无烟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