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是十六世纪人,他改革此前通行的儒略历,制定了新的历法,1582年经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批准颁行,因称“格历高利历”或“格里历”“国瑞历”,也称“西历”,即今天通用的“公历”。
“格里历”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纪年元点,从这年开始称“主的年份”(AnnoDomini,简写为A.D.);之前称“主前年份”(Before Christ,简写为B.C.)。不过在推广中,其宗教色彩渐渐淡化,通常的说法是“公元某年”和“公元前某年”。

这个“错误”是怎么形成的呢?是所依据的历史文献不可靠,还是历法推算有误?抑或公元元年之确立另有依据,这一年刚好有足资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
自然要查查历史,尤其是西方的历史。然而很遗憾,这一年,西方刚好无甚大事发生。——此前28年,罗马元老议会为“终身保民官”兼“大元帅”屋大维上封号为“奥古斯都”,屋氏已成为实际上的罗马皇帝;而罗马政体也由此改“共和”为“帝国”。至公元2年,元老议会又为他上尊号为“祖国之父”,屋氏之荣耀也达于巅峰。至于公元元年,却找不出有何重大的、值得建元称庆的历史事件来。
西方无可纪之事,东方又如何?东方此刻正值西汉末年。此前一年,汉哀帝刘欣驾崩,因无子嗣,由中山王刘箕子(后更名衎)入继大宝,是为汉平帝。不过这一年仍用汉哀帝元寿二年的年号,翌年,平帝才正式改元“元始”,是为“元始元年”,恰便是西历公元元年!——这可是“无巧不成书”,而且巧得很不一般!因为“元始”一词无论译成任何文字,都不会被误解,那是指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一切从头开始!

王莽本是西汉的皇亲国戚——他的姑母是汉元帝之皇后王政君。元帝死后,政君之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成帝死,哀帝刘欣继位。哀帝与政君没有血缘关系,权力的天平开始向哀帝的亲祖母傅氏及母亲丁氏家族倾斜。不过哀帝在位六年便去世了,政君及时赶往未央宫,收取皇帝玉玺符印,并召侄儿王莽任事,拥立汉平帝,王莽从此走上权力的巅峰。
又过了五年,平帝也死了,王莽复立只有两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则摄行皇帝之权。四年后,王莽干脆废掉孺子婴,自己登上皇位,改国号为“新朝”,并大刀阔斧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包括将土地、盐铁等收归国有,试图恢复西周井田制,禁止土地及奴仆买卖,改革币制、改革官制……史称“王莽改制”。

话说至此,文章本应画上句号。因为无论如何,这也仅仅是个巧合。西历对公元元年的设定,当然不可能来自遥远东方国度的一次改朝换代。不过对此感兴趣的朋友,我还愿贡献一点相关材料。


另一位相关人物王政君,几乎是历史上年岁最长、经历王朝最多的皇(太)后——历经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婴及新朝六朝,当过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活了八十四岁。不过她毕竟是刘家的媳妇,当王莽“篡汉”时,她极力反对,不肯交出传国玉玺。被逼无奈,最终将玉玺掷向王莽派来的使者,崩掉玉玺的一角。

无论如何,西历公元元年与汉平帝元始元年刚巧重合,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例如若问今年何年,你可以说公元2020年,也不妨说自汉平帝元始元年算起的第二千二百个年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