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述评 抗日战争的总体战略

2017年4月18日07:29:42历史解密2,238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述评,抗日战争的总体战略。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大陆正面战场研究起步较晚,真正从学术上取得进展,大致可以说是

  六中国空军和海军抗战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战事应包括空军和海军抗战,但过去这方面内容一直阙如,近十多年空军海军抗战的史实才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出版有资料,发表了一些论著。有的抗战史著作专列一节记述中国空军抗日情况。(《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281一291页)  关于中国海军抗战,许多著述中都论及以长江为主要战场的作战。有的学者将海军抗战划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在下游配合淞沪战役进行江阴阻塞战,继则在中游马当、湖口、田家镇进行保卫武汉的作战,第三阶段,在长江中游以水雷封锁拱卫陪都重庆,同时在下游开展敌后布雷游击。(苏小东:《中国海军抗战评述》,《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另有文章分析海军抗战的战略战术说:中国海军抗战先采取的是攻势防御,协同陆军攻击由海口登陆之敌,同时封锁围歼中游的敌舰,但沪战发生,封锁长江计划被泄,围歼计划落空。故整个抗日战争中海军实施的是守势防御。作战形式是沉船阻塞战、水上袭击战、水上封锁战、布雷游击战,就战术言,这是抗日战争“持久消耗战略”在海军作战中的具体运用。(苏小东:《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的战略战术》,《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1期)武汉会战期间,著名的中山舰英勇抗击日军侵略,在金口被日机炸沉。1997年1月28日,沉没江底60年的中山舰被打捞出水。1998年10月武汉市举行了纪念武汉抗战暨中山舰遇难6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空军实力与日本相差悬殊,但中国空军勇士仍在长空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搏战,许多空军健儿血洒长空为国捐躯,不少抗战史论著和抗日英烈录记载了这方面的事迹。抗战开始,中国空军取得一些战果,但“战果与消耗俱增”,“陷入艰难困窘”。1938年靠苏联航空志愿队的支援,在武汉、南昌与日军展开多次大空战,并远征台湾,轰炸松山机场,在兰州迎战日军轰炸。苏志愿航空队还轰炸汉口日军机场。苏志愿航空队回国后,中国空军又孤立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空军联手,在中国西南部展开与日军争夺制空权的激战,曾轰炸日军在越南、泰国和山酉运城的机场。1943年在鄂西与日本进行空中大会战,从此取得空战主动权,由防御进入进攻。(高平平、李雅茹:《抗战时期中日空军争夺制空权的殊死搏斗》,《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有的学者对空军抗战的史实作研讨,修正了长期流传的错误说法。如过去沿用当年的新闻媒体所传“八一四”空战取得击落日本木更津航空队6架战机之战绩的记载。现考订“八一四”空战中,日本出动的是鹿屋航空队,此役日机损毁只有3架。(高晓星:《八一四空战史实考证》,《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1期)许多著作对抗日战争初期,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华支援中国抗战作了充分的肯定。据有的著作记载:先后来华的苏联空军人员达2000人,牺牲200多人。“中国空军与苏联志愿航空队并肩作战,以各种方式有力的打击了敌人”。仅1938年l月―10月,中苏空军击落击毁日机264架。(《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第282―284页)  抗日战争后期,美国空军援华抗日支持中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陈纳德第十四航空队援华抗日富有传奇色彩,有不少论著作了记述。美国空军援华抗日涉及中美关系的起伏,情况比较复杂。有的论文就陈纳德“空中战略”的遭遇作了评析:陈纳德把对日军发动空中攻势作为他在中国的首要目标。陈纳德的空中战略希图使美国空军成为中国战场的主要力量。史迪威则把空军看作地面作战的辅助力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最初几个月,陈纳德率领美国志愿航空队在中国和缅甸上空取得了显著战绩。蒋介石支持陈纳德的主张,马歇尔站在史迪威一边。罗斯福一度支持陈纳德。随着美军在太平洋越岛作战成功,确定“对日作战将主要在太平洋上进行,而在中国进行的空中攻势黯然失色”。“由于太平洋战略的确立,和中国战略地位的下降,罗斯福对蒋介石态度的改变,陈纳德发动大规模空中攻势的希望终成泡影”。围绕陈纳德的空战计划的战略分歧,由于中美之间的盟国关系,“这一原来纯粹的军事问题,就与政治问题牵连在一起了”。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